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2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蜜橘传说与区域文化建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18 10: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蜜橘,是黄岩的天赐“金果”,让这座江南小城甜了千年。黄岩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蜜橘的起源、柑橘名字的由来、石大人守橘、金孔雀报恩、宋高宗放橘灯等传说,建构起黄岩独特的橘文化。在黄岩,蜜橘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水果,而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成为黄岩这座千年古城的一张名片。

一、蜜橘传说与民众心理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黄岩地处永宁江两岸冲积平原,沙质土壤土层深厚,通气性好,加上江水潮涨潮落,为蜜橘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同时,黄岩夏无酷暑,冬不严寒,晚秋时旱,年平均温度17℃,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无霜期270天,这些都是柑橘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气候条件。然而,古代由于科学水平低下,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就将此神化,于是有了《柑橘的由来》等蜜橘起源的传说故事。

“传得神仙术,青囊无别材。根深灵橘茂,井渫冽泉甘。”山水神秀的黄岩,流传着培植金树橘果的故事。关于蜜橘的由来有多个不同传说版本,陈永庆搜集整理的《石大人与黄岩蜜橘》说是观音菩萨身边通了灵性的一块顽石点化成人,从天上带来金果种在澄江两岸。连仲素搜集整理的《柑橘的由来》说是老药农从仙岛挖来,经过精心培育,才繁衍成铺天盖地的橘林。尹荪搜集整理的《石大人守橘》说蜜橘乃是天庭圣果,王母娘娘本想放在瑶池独自享受,不慎失落人间等。黄岩南城贡橘园内的三株老橘树,树龄已逾百年,但芳华依旧,被称为“橘三仙”,是黄岩柑橘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

这些传说故事都将黄岩蜜橘与观音菩萨、王母娘娘、仙岛、天庭、猪怪等神仙人物和居所联系在一起,以神化的方式将黄岩蜜橘罩上了神圣的光圈,体现出民间文学内容的传奇性特征,反映的是柑橘的独特性和宝贵性以及百姓对柑橘的喜爱。民间传说的传奇性、超现实特征,让民众在现实社会无法达成的愿望,无法获得满足的好奇心都可以在此实现,因而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蜜橘的起源、柑橘名字的由来等传说,一方面基于澄江两岸柑橘种植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又通过巧合、夸张、超现实的想象手法达成了对柑橘的讲述,使人们获得精神的娱乐和放松。“民间故事的使命是使农民在繁重的劳动之余,晚上疲惫不堪回来的时候,娱乐他,恢复他的精神,使他忘掉沉重的劳动,把他那贫瘠沙砾的田地变为芬芳的花园”。这是恩格斯对民间文学娱乐休闲功能的形象阐述。

二、蜜橘传说与文化认同

蜜橘传说来自民间,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独特的地域文化。

“九曲澄江如练,夹岸橘林似锦”,黄岩是柑橘的始祖地。早在《新唐书·地理志》中,就有台州土贡乳橘的记载。“宋高宗宅钱塘,始锡贡台柑。”南宋建炎(1127—1130)年间,黄岩乳橘继唐代之后被列为贡品。元代林昉《柑子记》记述:“台之州为县五,乳橘独产于黄岩,黄岩之乡十有二,而产独美于备礼之断江。”可见,澄江中游之断江是黄岩蜜橘文化的发源地。而断江就在素有“橘乡小雁荡”之称的松岩山下。松岩山风景秀美、文化深厚。岱石庙始建于南朝刘宋永初(420—423)年间,后焚于火。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庙屋四进,存有建筑四十多间。石大人峰与温岭的石夫人峰遥遥相望,留有凄美的民间传说。松岩山与九峰曾并称为“邑中双璧”,被《中国名胜辞典》收录。

《石大人与黄岩蜜橘》《石陀人和黄岩橘》《石大人守橘》等3个传说故事都与松岩山上的标志性景观石大人峰息息相关。据《石陀人和黄岩橘》记载:石陀人带着金果下凡,来到黄岩莲峰山,见山前一条青翠碧绿的九曲澄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个栽种金果的好地方,于是就把它种在澄江边的土墩上。《石大人与黄岩蜜橘》是关于石人带天上金果下凡,教澄江边的百姓种植并助其勇斗霸权夺橘的贪官,看橘保橘,为百姓保平安的故事。《石大人守橘》是关于石大人击毙受王母娘娘之命企图毁橘的乌猪,守卫橘乡的故事。《宋高宗放橘灯》传说讲了金兵入侵时,宋高宗南逃途中意外遇见贩卖柑橘的黄岩船只,因取橘与吉谐音之意,大喜,遂买橘、分橘,并做橘灯庆祝元宵的故事。

民间传说总是指向特定的历史人物、事件或者景观、风物等,这就使其具有了地域性的特征。蜜橘传说就将黄岩蜜橘、澄江、断江、松岩山、石大人等地方特产、风物、景观联系在一起,虽不是历史考证,但它们是生产生活实践的折射,间接证明了澄江、断江一带是柑橘始祖地。同时,民间传说的地域性特征使地方与传说之间形成了稳固的链接,形成了人、物、景与传说之间的互动叙事,建构了区域文化,表达的是千百年来民众对柑橘的情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从而使柑橘成为地方文化认同的关键,成为橘乡黄岩最大的乡愁。“霜后思新橘,梦中归故山。”早在南宋时期,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就将蜜橘和家乡联系在一起,将思乡之情寄托在蜜橘之中。

三、蜜橘传说与道德教化

蜜橘传说蕴含的丰富的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在潜移默化中让人民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民间传说承担着知识传授和技术传承的功能。《石大人与黄岩蜜橘》讲到“石人到江涂上挑来360担肥沃的泥土,在澄江岸边垒起一个高高的土墩,种下了这颗金光四射的金果。”这就是已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黄岩蜜橘筑墩栽培技术”。徐霞客游历黄岩时也曾写下了“未解新禾何早发,始知名橘须高培”的诗句,可见橘筑墩栽培技术由来已久。《柑橘的由来》提到老药农和乡亲们又煞费苦心,用果核种、枝条插等多种形式方法进行人工培植,都失败了。但是他们并不灰心,终于找到橘芽在橙树上嫁接的办法,最后获得了成功。就这样,一枝发千棵,柑橘在东海之滨一代一代地繁衍生长起来了,成了铺天盖地的橘林。从果核种、枝条插到嫁接,这些柑橘栽培技术就在百姓的口耳相传中得以传承。

柑橘全身都是宝,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名医别录》中说:“橘无毒,下气止呕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轻身长年。”橘皮、橘络,为著名的中药材。它有健胃祛风之效,还有消炎、抗溃疡、抑菌及利胆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橘皮苦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橘核也可入药,性味苦,无毒,有理气止痛之功,用以治疝气、睾丸肿痛、乳痛、腰痛、膀胱气痛等。柑橘的药用价值在蜜橘传说中得以充分的展示,如《柑橘的由来》提到有几个邻居小孩,平素由于营养不良,长得面黄肌瘦,老药农更是疼爱,每天送果子给他们吃。渐渐地,这些孩子的胃口开了,脸色也红润起来。这年冬天,老药农又用果皮煎汤,替病人擦治冻疮,果然也像橙皮那样灵验。《石大人与黄岩蜜橘》说石人把金果采摘下来,分送给四乡的贫苦百姓。人们吃了金果,灾消病除。《金孔雀与蜜橘》说樵夫摘下几个成熟的,自己没舍得吃,就把它送给了年老多病的乡亲。奇怪的是,吃了这种果子的人都感到荡气回肠,筋健神清。《橘郎》也是讲柑橘治病的故事。

同时,民间传说还具有道德教化功能,恩格斯曾说民间故事书像《圣经》一样培养着人民的道德感,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权利和自由,唤起对祖国的爱。德国文学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也曾说过民间传说、童话等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总是能给人们提供最好的建议和忠告。民间传说总是激发着人们趋向真善美,远离假恶丑。《金孔雀报恩》的传说讲的是一只金孔雀被翠屏山上的樵夫救护后,衔来蜜橘种子播种,遂结成蜜橘,体现了感恩报恩的思想。《吉郎》则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农夫——吉郎为救乡亲冒险攀登黄山天都峰取得蜜橘,后为保橘而献身的感人故事。《石大人与黄岩蜜橘》《石陀人和黄岩橘》《石大人守橘》讲述的是石大人忠于职守、为民造福的思想,这也是古代百姓的美好愿望和精神寄托。在这里,无论是带来金果的老药农,还是为民除害的石大人,抑或是英勇献身的吉郎,都具有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执着进取的精神,反映了我们祖先勤劳、勇敢、善良的品质。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通过蜜橘传说的代代相传,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总之,黄岩蜜橘的传说作为黄岩橘文化组成部分,反映出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他们对蜜橘的喜爱和赞美,是宝贵的民间文学遗产。2009年,《黄岩蜜橘传说》列入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们要大力推动黄岩橘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进一步扩大黄岩蜜橘的国内外影响力,打造世界蜜橘文化高地,助力黄岩蜜橘产业振兴。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