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31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猢狲桥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9 1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旧时的古城黄岩,江南水乡风貌,城内城外,河网如织,江河绕城,轻舟如梭。相传,黄岩城内就有五支河之称。

有河必有桥,黄岩古城内有记载的桥梁就达五十多座,猢狲桥就是其中的一座。旧时的黄岩,小桥流水人家并不少见,同时,也不乏带有乡土气息的桥头文化。

在古城众多的桥梁中,猢狲桥是不起眼的一座,猢狲桥头也远不如桥亭头、东禅桥头那么知名,如今的黄岩人,大部分都不记得它的曾经存在。但是,在我的心中,猢狲桥头却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那时候,五支河之干河——天长河,从城东南东官河与南官河交汇处引流,穿过南古城墙,贯穿古城南北,最终又穿过北古城墙,与永宁江连接。而从小南门起始,与天长河平行的天长街,是当年黄岩城内最长的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街道。

天长河自南往北约百米之处,向西岸打开了一个丈余宽的缺口,这里就是五支河之南支河的起点。南支河一路向西,天长街被拦腰截断,于是,在这里建起了一座石板桥。这座建在天长街上,跨越南支河的石板桥就叫猢狲桥。

猢狲桥,顾名思义,应该与猢狲有关。这座宽八尺,跨度丈余的石板桥,建筑工艺还是比较精致。相传,石板桥建成时,桥南桥北两旁都安有猢狲石雕,故取名为“猢狲桥”。而在我记事起,不曾有独立的猢狲石雕印象,只记得石桥两旁桥栏柱上,有几尊残缺不全的猢狲石雕。

旧时候,天长街是黄岩南部和东南部诸多乡镇群众进城的必经之路,猢狲桥虽不宽,但其处在要道之上,知名度自然就大。在猢狲桥头歇个脚,是那时候进出黄岩城的人们的一种选择;而到猢狲桥头接个客,在猢狲桥头会个面,则是周边百姓的通常做法。

猢狲桥头的知名度,除了它处在要道之上外,还因为它是这片区域的中心。据传,小南门集市(即天长街上)是旧时黄岩城里集市的主要片区之一,故从小南门头(即天长街起点)到施平桥头,大约两百米长的街道上,上百间民房,几乎间间是店铺,猢狲桥头正处于这一段店铺之中段。

猢狲桥头一带,曾经有过一段繁华的历史,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集市中心的移动,商铺的关闭而逐渐淡出。在我晓事时,猢狲桥头一带已没了昔日的繁华,但它小区域中心的位置没有改变,它还是人流聚集之处,这里的人们演绎着平凡百姓的百态人生。

道隆医院是上世纪开立的西医医院,离猢狲桥只有四五间店面,以名医陈道隆先生名字为医院名,在黄岩一带很有知名度,所以,也是猢狲桥头区域的一张金字招牌。在我记事时,道隆医院已经合并到县人民医院(现台州市一医),陈医师也去了人民医院上班,道隆医院成了历史。

那时候,道隆医院虽然停业,但在它临街平房的一间原诊室里,还有如听筒之类的一些简单医疗器械,以及医用纱布和红药水、蓝药水之类的常用外用药。陈师母(道隆医师的夫人)没有去人民医院上班,故我们有时头痛、肚痛,划伤、擦伤,还是常常麻烦她。

实际上,陈师母也是懂医的,她原来就是陈医师的助手,陈医师名气大,就把她掩盖了。她还是我们这一带新式接生的开创者,我清楚地记得,家母怀小弟到生产,都是陈师母来家检查、接生的。据家母说,我和我以上的兄弟,都是接生婆土法接生的。

与道隆医院隔着弄堂的南边,是那时被人称为“象老本”的老者一家。这老者的身上,有点神奇的传说。他家有两间临街的二层楼,据说在上世纪时开过茶楼。“老本”是过去我们这一带对有武功的人的称呼,“象老本”有武功,结识许多江湖上的人,故过去茶楼生意十分的兴隆。

那时候,在猢狲桥头一带,有武功的还有茅氏一族。猢狲桥南边东首至火药桥,有一排大约十来间的二层楼房,住着六七户人家。靠猢狲桥边第一户即茅氏大爷一家,那时他年事已高,生活很清苦。后来生的子女都还小,最大的一个与我差不多年纪,曾与我读小学时同过几天班,早早就辍学了,估计下面的几个也没读多少书。茅大爷整天坐在自家门口,吹胡子瞪眼,骂骂咧咧的,没了年轻时的豪气。那茅家二爷,到老都有一股练武人之精气神。

那时候,在这排临街傍河的二层楼房中,住着工人、农民,也有做点小生意的,大家都为生活而奔波。有一户经营“明笋”(发透的笋干)的人家,“明笋”发得很到位,鲜嫩可口,很受欢迎。名气大了,大家竟给店家男主人送了“明笋”的雅号。我们一家则按照父母嘱附,称他为“头叔”。后来,这点小生意也不让个体经营了,头叔就进了蔬菜合作商店。

头叔家是很平常的百姓人家,但他们一家悉心照顾隔壁老解夫妇的事,在那时曾得到当地政府和街坊四邻的广泛赞誉。

猢狲桥头南边西首比别处街道退进了二三米,留出了一片空地,是一幢七间南北朝向的二层楼房。楼房北临南支河,北墙与石块垒的河岸立面对齐,从河平面往上看,更显得楼房的高耸。楼房南面东西两边是厢房,中间是天井,台门向南开,构成了一个精致的小院。

这幢高大的楼房和精致的小院相对于周边的民房,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别具一格。就是在整个黄岩城里,那个年代也很少有这样的建筑物,所以,也衬托出那时猢狲桥头地理位置的重要。在我等童年记忆中,这幢楼房和这个小院,有着许多神奇的故事。

这个小院向南开的台门,虽然很高大,但由于门前只是一条窄窄的弄堂,进出不是很方便。所以,在大楼的东边,即临天长街这一面开出了大门,经过砖墙立面装饰,成了两间临街门面房,显得非常气派。但这临街大门在我等记事时,都是紧闭着的,让人感觉很神秘。

这幢大楼很早是被称为盐务局的。那时黄岩盐务局设在猢狲桥边,可见当年猢狲桥头区域确是黄岩城里的一个繁华区块。后来,盐务局搬走了,故大门就一直紧闭着。

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幢大楼与南面的小院是同一体,因为小院台门向南开在弄堂里,大楼东边大门面临天长街,两地中间隔着民房,相距二三十米。公社化时期,这里办起了敬老院,人们都从小院台门进出,大楼大门紧闭,似乎被人遗忘。直至改革开放,大楼大门口挂上了黄岩县民政工业公司牌子,大门才敞开了,这是后话。

但是,黄岩各地大部分的敬老院后来都解散了,唯有猢狲桥头的敬老院一直存在,直到花园巷与仁风路交叉口的黄岩福利院的建成。猢狲桥头的敬老院,可以说是黄岩福利院的前身。

从猢狲桥头南边西首第三间门面开始,到敬老院台门出来的弄堂口,也就是在敬老院小院东边,还有一幢六间店面的临街二层楼房。那时候,这幢楼房大概住着四五户人家,大都是姓蔡的,且都在单位上班,故门面都是关着的。唯有一家陈姓人家,开着一间小五金工匠铺,有一位老者整天低着头干活。

这老者是这一带很有名气的打造金银首饰的匠人,人称“打银”。后因打造金银首饰的活儿大幅减少,陈姓老师傅就改做小五金活。

但是,打造金银首饰的活儿并没有绝迹。那时候,在农村和城里个别群众中,男女订婚,新生儿满月、“对周”(周岁)等喜庆事项,还是用到金银首饰。尤其是新生儿满月“对周”,做外婆的,还有些至亲长辈,不送一副银器是说不过去的;有些有家底的外婆家,往往会送上从头到脚全套银器。所以,陈师傅的手艺一直未断。

几十年过去了,黄岩城里小南门猢狲桥头,已经在城市更新换代的历史潮流中消失了,那时活跃的老一辈人,大都已经作古,如今还记得猢狲桥头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过去的猢狲桥头情景,却是我永恒的记忆!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3-1-29 11:58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