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47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数字橘花┃黄岩红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5 16: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黄岩红糖
2008年,“头陀红糖”“澄江临古红糖”的传统榨糖制作工艺,被列入黄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6年,黄岩红糖成功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2017年4月,头陀双楠红糖专业合作社取得“SC”食品生产许可证。
2018年7月,双楠红糖专业合作社被黄岩区文广旅体局公布为第一批黄岩区非遗传承基地。
2020年5月,黄岩红糖制作技艺被台州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珍惜自然给予的馈赠,尊重手工辛勤的劳作,用心感受甜香醇厚的美味进入身体的滋养。好好享用便是对温暖最大的慰藉。古法有云,以形补形,以色补色,并非每一种食物都经得起溯源与推敲,能在漫长的时间里沉淀下古法心决,并在当下依然保有鲜活的生命力,方可谓之本味。




黄岩特产丰富,农业发达,素有“黄岩熟,台州足”的美誉,而头陀是黄岩的中部重镇,红糖的制作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牛拉木糖车到现在的半机械压榨机,从早期的一口大灶到现如今的十一口大灶熬制。



这种甘醇的红糖的甜味成为很多人难忘的独特味觉记忆,走进村落,空气里弥漫了甜蜜的味道。而每年一次与甜的相逢,全村人都要为之忙碌。甘蔗一旦收割,甜度就开始下降,所有工序就没有停下来的说法。






古法是将器物与食材不断驯服的过程,在日复一日繁杂艰辛的手工劳作中,原本简单粗陋的材料,变得越来越妥帖精致。渐渐化为想象最好的形状与味道。这其中饱含了人生的智慧。

这里没有规范化的标准,有的是老师傅们的经验和感觉。每个人负责一道工序,每道工序衔接成了一条人工流水线。每一步都关乎火候、心法与手上劲道,一丝不得懈怠。



第一块是压榨区。将甘蔗拢成一堆,进入压榨机口将每根甘蔗压成糖汁。除了压榨用上半机械化的压榨机,其它的活儿还是老样子。





第二块就是作坊里的炼糖锅,糖雾腾腾,鼻嘴里吸进来的满是糖气,甜到心里。除了炉灶有一人负责添柴火(台州人称为“柴爿”)外,有四五人分管10来口炼糖锅。这一行的人爱把作坊叫作“灶”。临古一带有10来个“灶”,也就是说,有10来个榨糖作坊。

靠近炉门有两只锅,两位师傅负责将糖汁加热,滤去杂质。因为甘蔗从地里运来,甘蔗表皮免不了沾上灰泥,必须将糖汁在加热后再次过滤,避免杂质连糖入口。







中间的几只锅,是层层熬煎糖液的过程,越靠后的锅里的糖液纯度越高。炼糖师傅不停地拿长柄勺搅拌,再舀到下一口锅内,到了最后一口锅,也就是第10口锅,负责这一口锅的师傅奋力地搅拌着粘稠起来的糖浆。



时机到了,进入第三区块——糖盘区。
两位糖师傅搬来一只长形糖盘,对准最后一口锅来接糖浆,





再将盘放回到地上,接糖的糖盘纵向排列,经过捣糖、压糖,用铁锹将上架的糖浆铺开,直到结晶,再卷压成糖粉,包装。






除了给口舌带来欢愉,甜,更让人动容的还有由心而生的微妙感。就像味道的延续离不开对源头的追溯。它已深深扎根在基因里,无论是传统熬制的红糖,还是这一杯红糖茶。






来源:黄岩文化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1-1-5 17:02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1_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1-5 18:59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