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王大建
黄岩的西部是一个奇丽异常又相对经济落后的地方,分布着富山、上郑、屿头、平田、上垟、茅畲6个乡和宁溪镇,面积45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近一半。
10年前,黄岩西部“六乡一镇”共有198个村居,3.7万户,11.7万人口,不到全区总人口的20%,收入只有全区的3%,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全区被列为省市级重点扶持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全部分布在西部山区,其中省级重点帮扶村152个,市级重点帮扶村46个。
2002年,黄岩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西部扶贫开发管理委员会,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总体构想,第一阶段抓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以抓农业产业化为主体的经济建设,第三阶段重点搞好新农村建设。经过10多年的发展,黄岩西部山区扶贫开发成效明显。
穷则思变多管齐下
黄岩区委区政府首先以交通道路建设为重点,多管齐下,努力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58亿元,完成道路修建125条,326.4公里,除个别深山人口稀少的小村外,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和西部山区“一小时交通圈”,使6万多群众受益。
其次,黄岩区出台了高山移民等优惠政策,不断推进下山脱贫和安迁工程。2002年以来,全区共建成移民小区(点)48个,移民3357户、11385人,其中外迁易地移民355户、821人,极大地改善了下山移民的生活条件。投入1300多万元实施安迁工程,地质灾害区的883户、3150人完成搬迁,其中建成地质灾害隐患点移民新区8个,安置移民347户。
再次,走社会化大扶贫的路子。自2002年省、市、区各级与西部山区198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共筹集帮扶资金3779.5万元,对壮大西部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公益事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西部198个行政村全部纳入结对帮扶,其中,省级结对63个,市级结对35个,椒江结对30个,其余70个村由区里结对。同时通过项目开发使西部真正富起来,使西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产业带动脱贫致富
目前,黄岩西部“六乡一镇”注重高效农业,全力打造环长潭湖经济圈,发展高山蔬菜、特色水果、笋竹两用林、花卉和中药材“五产两带”,已建成高山蔬菜2万亩、东魁杨梅3万亩及柑橘、枇杷1万多亩、笋竹两用林1万多亩的基地。同时组建了284家专业合作社和110家家庭农场,流转土地2.4万亩,为农业产业经营规模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2019年该区西部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创产值8500多万元,带动农户6500多户,户均增收13000元,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与此同时,依托黄岩西部山区的自然优势,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开发机制,促使西部旅游产业风生水起。
长潭水库青山环绕、水质清澈、视域开阔,绿道骑行、风景观光、生态休闲等“慢轻旅游”获得游客的青睐;以环湖绿道串联农家乐、精品民宿、现代观光农业园、旅游景区;以屿头乡为主体,进一步统筹柔极溪流域,整合沙滩古街、中国传统村落布袋山、上凤等村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挖掘文化元素,提升景区内涵,打造屿头生态旅游区;以“黄岩之源黄岩石”为文化精髓和品牌形象,整合富山大裂谷、黄岩大瀑布等景区生态资源,做好对乌岩头古村落、半山古村落、宁溪古街、宁溪版画村、半岭堂古法造纸博物馆等的保护,推动旅游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打造绿色康养休闲区。屿头布袋山古村落是黄岩区全域旅游开发中崛起的典型,2018年入选浙江省年度美丽景区村;屿头乡柔川景区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4A景区后继续发力,每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
来源:台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