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0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有三张“世界名片”的三门亭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29 09: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三门有三大宝:小海鲜,蛇蟠岛,浙江红旗第一飘。”要说近年来走访三门多个乡镇,这是记者对当地“小城镇”印象最深的。
    “亭旁镇有三门祭冬、杨家板龙、何家生态稻米三张世界名片,有两大文化板块。第一大板块是红色文化:浙江红旗第一飘。第二大板块是历史文化遗产,有世界级文化遗产,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5个、省级文保单位6处、姓氏宗祠达56所,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4月12日,三门县亭旁镇党委书记牟锡荣告诉记者。
    浙江红旗第一飘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小镇中心广场,这里立有多面红旗雕塑,边上是城隍庙,广场东侧的“台州海防”城作为小城镇二期重点项目已露出雏形。
    今年是亭旁起义90周年。1928年5月26日,亭旁建立了浙江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这是“浙江红旗第一飘”之由来。
    “这座城楼选择具有历史意味的城门及城墙作为界定空间的构筑物,城楼长度约100米,构造整个街区成为一个既独立又联通的旅游空间。”镇党委副书记蒋智勇说。
    据了解,该镇依托原有起义遗址,先后修建亭旁起义纪念碑及纪念馆。纪念碑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为纪念碑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此馆被列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在原有基础上修缮亭旁起义指挥部旧址、亭旁暴动誓师地旧址、亭旁起义遗址、千年重阳木、包定烈士及黄豹山包定塑像、亭旁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谷仓岭头会议旧址、虎陇头阻击战纪念地旧址和南溪历史传统博物馆等红色资源,以本色还原历史,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红色起义生态圈”。
    拿下第三张世界名片:三门祭冬
    记者看到,城隍庙内长长的东厢房,这里立有三门祭冬等宣传展位,不时有游客饶有兴致地翻看折叠式印有二十四节气纸牌,游客的样子像拉手风琴一样。
    从2014年三门祭冬入选国家级非遗开始,亭旁镇积极参与联合国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加入“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与上级有关单位联合制定《三门祭冬保护方案(2013—2017)》,最终成功于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现台州市人类非遗零突破,也是该镇继长414米的杨家板龙(世界吉尼斯认定最长板龙)、何家生态稻米(世界粮农组织认定有机无公害稻米)之后的又一张世界级名片。
    三门祭冬是传承于三门县各乡镇聚族而居村落之中的,在冬至节举行的隆重而庄严的拜冬祭祖民俗活动。三门祭冬历史悠久,其中以亭旁镇杨家村的“杨氏祭冬”为规模最大、形态最完整、传承最完好,至今已流传了700余年。2014年,以“杨家祭冬”为原型的“三门祭冬”获得了“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的殊荣。2016年,包括三门亭旁祭冬等在内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2017年冬至祭冬活动中,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网易、腾讯、凤凰周刊等20余家主流媒体60余名记者走进亭旁,小城镇项目获得大力度宣传,旅游团队纷至沓来。
    小小亭旁镇,拥有三张世界级名片。
    打造非遗特色街区
    青瓦坡屋面,沿街长廊,白色外墙,木式门窗……记者来到城隍庙右侧,这里是四街相交的非遗特色街区,整洁有文化气息的街景扑涌而来。
    据介绍,该镇依托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契机,突出非遗文化核心内涵,采用
    江南水乡的黑白主色调,构筑马头墙、地雕等小品,植入百工技艺、农特产业、红色党建等元素,成功打造总投资达2764万元的特色非遗街区。启动了非遗街区各区块的招商引资,推出一条品牌特色鲜明、文化品类丰富、集聚效应突出的文化商业街区。
    目前,“非遗街区”一期项目40幢180间建筑的外立面改造工程、市政道路工程、景观改造提升工程等已全面完工。
    先有丹邱,后有台州
    台州有句谚语“先有丹邱,后有台州”,丹邱在亭旁。自新石器时代伊始,就有古越先民在此耕山播海。
    亭旁文化矿藏丰富,遍地是宝——
    早在清朝,亭旁铁场村就因打铁闻名,“铁场打铁”作为文化品牌流传下来。
    亭旁草编按其成品可分成草帽系列、蒲扇系列、草篮系列及菜垫系列,是传统手工业。
    上鲍木偶戏是一种综合了戏剧、曲艺、音乐、雕刻、民间口头文学等多种文化元素的独特艺术门类,在浙东一带甚受欢迎。上鲍木偶戏木偶只有头部,没有下身,一般由一人操纵表演。上鲍木偶戏入选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丹邱讲寺所在之丹邱位于亭旁镇,包括灵凤山、丹邱讲寺、叶家庄村和寺前岩村,以及寺前的南溪,传说中是神仙居住之地。丹邱讲寺是历史上有名的千年古刹,始建于南北朝宗文帝元嘉六年(公元424年),北宋开宝年间改为“丹邱院”。大中祥符年间赐额“丹邱讲寺”。现建成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两侧厢房,配有钟楼和鼓楼。
    推动文旅融合
    据介绍,该镇将亭旁祭冬、亭旁平调、杨家板龙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与亭旁城隍庙、杨家宗祠等省级文保单位有机结合,开发“非遗传统技艺手工亲子班”、“探秘非遗、游学亭旁”等非遗民俗旅游套餐,同时,结合台州市三大党性教育基地——亭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红色旅游、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等,打造全域旅游景区,争创4A级景区。
    “去年以来,累计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极大地带动了集镇餐饮、住宿、商贸等行业发展,实现了文旅融合、产业共生发展。”镇旅游开发办公室卢建党说。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