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 发表于 2024-1-8 11:21

陪诊师,陪什么


在台州市立医院,就诊者在门诊自助服务机器前操作。


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者在排队取药。

台传媒记者彭 洁文/摄

陪诊师陪伴的,是独自去医院的就诊者。

再说具体些,陪诊师为就诊者提供挂号、取号、排队、缴费、预约检查、现场陪护、送取报告、记录医嘱等服务,有时甚至还提供心理慰藉、情绪价值等,按小时计费。

网上流传着“孤独的12个等级”,其中最高等级的“骨灰级孤独”和“崩溃级孤独”,分别是一个人看病、一个人做手术。

陪诊师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治愈了这种孤独。而其兴起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当代独居青年增多、社会老龄化加剧的现实。

成为陪诊师

台州市中心医院,排在取药窗口前的队伍缓缓移动。柜台前,露出了一张白净的脸。“拿某某的药。”陈丽莉将一叠单据递了过去。

椒江人陈丽莉是一名陪诊师,这一天她的陪诊对象是“老客人”——一位做血糖监测的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陪诊的订单,一直是老人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下的。

自2022年入行以来,陈丽莉陪诊过扭伤腰的外地姑娘、做胃镜检查的阿姨、烫伤换药的80岁老人、做产前检查的孕妇……而之所以成为陪诊师,她坦言是因为一次陪父亲看病的经历。“我是独生子女,父母去看病总是以怕耽误工作为由拒绝我陪同。有一次刚好我休假,就陪着父亲去医院复诊。我们在科室门口等着叫号时,一位走路都走不太稳的阿姨问医生,说她等了快3个小时了还没轮到。医生一查,原来是她挂完号没在对应科室的机器上签到,白白等了一上午。我父亲小声对我说,这样的事情他也经历过。”看着眼前颤颤巍巍的老人,陈丽莉联想到,那一天,自己的父亲也是这样手足无措地在医院就诊的情形,“很心酸,我觉得他们真的很需要陪伴。”

回到家,陈丽莉在网上一查,发现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目前没有陪诊师这个职业,与之相近的是“社群健康助理员”,定义为“运用卫生健康及互联网知识技能,从事社群健康档案管理、宣教培训、就诊和保健咨询、代理、陪护及公共卫生事件事务处理的人员”。这也意味着,陪诊师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化的培训机构。

此前,陈丽莉一直从事教培行业,她决定,去当个陪诊师试试。

想要赚到钱,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自己的口碑和信誉”。陈丽莉开始坚持在社交平台上输出与陪诊师相关的内容,慢慢地,她积累了一些粉丝,开始能够比较稳定地接到订单。

需要陪诊的,不止老年人

2023年11月,路桥人唐瑭为母亲联系了一位陪诊师。

“我妈妈说她心脏不太舒服,想去医院检查。她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普通话也讲不好,我当时正在外地出差,就通过朋友在网上找了个陪诊师。”

“陪诊师是个很热情的女孩子,以前当过护士。通过电话,她认真地了解我妈的病症和基本情况,建议我们在恩泽医院的相关科室预约挂号。我妈后来跟我说,陪诊师一大早就在医院门口等她了。排队取号、跟医生沟通、拿化验单等,都是陪诊师跑前跑后,我妈就坐在边上等着。”

老年人群体,是临海人项中华的大多数陪诊对象。“有的老人不想麻烦子女,就自己到医院就诊,又不能熟练使用那些智能系统;还有的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身体出现不适要去医院,子女也不能及时赶回身边。”

但让他更有感触的,是那些需要陪诊的年轻人。

“有一单是个年轻的外地小伙子,患上急性肠胃炎,要输液几天。他对跟迷宫一样的医院路线和复杂的诊疗程序都应付得很好,基本不需要我当向导。我就问他,你这样根本不需要陪诊啊,为什么还要花这个钱?他说自己在这里打工,没什么朋友,生病的时候除了身体难受,心里更难受,就想有个人陪着。”

陈丽莉陪诊过一个做人工流产手术的女孩。“那天早上,她就背着一个空包来了,什么也没准备。我给她买了手术后要用的卫生巾,又买了一杯热牛奶,坐在手术室外等着。从手术室出来,她整个人都在发抖,站不住也坐不下去,我就抱住她的头,让她躺在椅子上。过了一会儿,她说谢谢你陪我。”那一刻,陈丽莉对陪诊师存在的意义,有了真切的感受。

陪诊师现状

那天上午大约3个小时,唐瑭支付给陪诊师的费用是120元。“我觉得还蛮划算的,重要的是有了陪诊师的陪伴,我妈的就医感受也挺好的。”

作为“有些经验”的陪诊师,陈丽莉的收费标准是:半天(8点—11点半、13点半—17点半)156元,全天(8点—17点半)268元。至少提前一天预约下单,就诊当天见面后确认订单付款。

项中华的收费标准是每小时40元,2小时起订,不满1小时的按照1小时收费,全天(8点半—17点)210元。

“陪诊这个活,你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陈丽莉说,因为陪诊涉及到门诊和住院各个环节,首先要对医院的各种事项和流程非常熟悉。比如门诊、急诊、住院部、停车场的位置,医院内部各科室的楼层、位置。如果是我不太熟悉的医院,我会在确定陪诊前一天去踩点。除此之外,陪诊师还需要了解医院各科室的问诊流程、检查流程、对应检查的注意事项,所以也得有耐心和一定的沟通能力。

在接订单时,陪诊师除了会告知就诊者“就诊所产生的一切费用需由患者或家属自行承担,不垫付”以外,还会写明“不接待病重、病危患者,醉酒人群,传染病患者以及精神类患者”。

“干这一行,是要不断学习的。”项中华说,作为陪诊师,学习一些突发疾病处理方法很有必要,还要熟悉缴费、医保社保报销流程。除了这些,还要学习如何安抚就诊者的情绪,如何做好关怀,“生病的人本来就脆弱、焦虑、恐惧,在陪诊的过程中,客人很可能会有特别多的心理诉求,就需要陪诊师耐心细致地照顾。”

有需求,但亟待规范

截至目前,从事陪诊师这一职业,不需要任何国家层面认可的上岗证及资格证书,这意味着,较低的从业门槛,会让这个行业鱼龙混杂。

椒江的陈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约过两次陪诊服务,“第二次是我去临海的台州医院做检查,那个陪诊师就帮我取了个号,把我带到科室门口候诊就离开了,直到我要去做CT,给他打电话他才匆忙赶过来,收费还是按半天100元收的。”后来陈女士才知道,原来那天,除了她,那位陪诊师还在这个医院接了3个陪诊单。

由于缺乏相关的行业规定和监管,陪诊师和就诊者双方的权利、责任并不清晰,因而,即便对陪诊质量不满意、对陪诊费用有歧义,陈女士也只能给个差评后,就此作罢。

作为陪诊师,陈丽莉面临的问题是,“有客人直接对我说,你们就是‘医托’,就是‘黄牛’。”她说,“就诊的客人有时会让我帮忙推荐医院和医生,但我一般不轻易推荐,我也担心会在无意中真成了‘医托’。”但陈丽莉也坦言,确实有“陪诊师声称可以帮就诊者加号,或者提前预约检查,但需要额外加价”等现象。

除此之外,陪诊师还要面临一个巨大的风险——就诊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时,责任该如何认定。“就医毕竟不是小事,所以陪诊师还要有应对处理突发状况和风险评估的能力。”陈丽莉说。

怎么看待陪诊师这一职业,记者也采访了相关人士。

台州某三甲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表示,自己接触的专职陪诊师不多,但对于那些就医困难的患者来说,“这一行还是有一定的存在价值的”。

“相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文件,规范陪诊师的准入门槛、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再予以严厉监管。就目前而言,陪诊双方应该在服务开始前,签订明确各自权利义务、保护患者隐私等内容的合同,以免产生纠纷,这一点对医院来说也很重要。”该位医生表示。

“这个行业是很有必要存在的。只是现在还没有相关的行业制度和规范,也缺乏很专业的机构和平台,很多时候陪诊双方的交易只能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我也希望就诊者在选择陪诊师时,能够具备一些基本的辨别能力。”陈丽莉说。

来源:台州晚报

石和锋 发表于 2024-1-8 16:57

我以前也想过,退休后去做一名陪诊师,挺好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陪诊师,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