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优化“赋与降”
以市场主体需求为中心区、乡、村、园区、银行五级“一网办”形成企业5分钟办事圈;“企管家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项目落地等难题2000多个;50多亿元小微信用评级贷款“一条龙”让3000多家小微企业实现总产值345.2亿元……在黄岩,“一网办”“一站式”等以“一”开头的专有名词变多了。
这些越来越多的“一”,反映的是政府角色的转变——从原来以政府部门供给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主体需求为中心。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黄岩区率先以改革突围、用创新除冰,精心调试“赋能”与“降本”的关系,打造地方性营商环境亮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黄岩路径”。
谋定而后动,直面痛点谋良策
眼下,恰逢全省各地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黄岩以“对标世行标准、走在全国前列”一流营商环境为总目标,剔肤见骨找病根。
融资难融资贵、抗风险能力弱、用地用能成本高、人才招引难……这些痛点,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营商环境再提升需要更大的勇气和魄力。
寻径路上,黄岩秉承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广州、南京……哪有好的模式,我们就去哪学。既不能照抄照搬,也不要好高骛远,把别人好的经验学透了,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本地化。”黄岩区委改革办副主任、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工作专班成员金维说。
如何用数字思维破解产业转型、营商环境、基层治理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怎样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一系列关键问题的答案,在反复的学习、考察、调研和讨论中逐渐明晰。
其中,“35310”工作体系的确立最具标志性。“35”是指五大品牌、五个赋能、五个降本;“310”是指十大改革攻坚项目、十大改革创新项目、十项异地经验借鉴。模式确定后,聚焦“赋能”“降本”两大主题和改革创新的要求,逐一明确改革任务、工作目标、领衔领导和牵头单位,精准破解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和个性化难题。
黄岩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场关于“赋能”与“降本”的化学反应正在酝酿发生。
行稳以致远,解好优化方程式
要想实现营商环境的优化再升级,多领域、全链条的降本增效是“必选题”。
“像一台大型数控机床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来驱动各种执行器和电机,每小时平均电耗可能会达到10多度,每度电要1.2元。”从事模具钢及线切割加工业务的沈军辉今年刚搬了新厂区,很多加工业务尚在起步阶段,经营成本捉襟见肘,“用不起电”“不敢用电”成了发展的掣肘。
黄岩有4000多家模具及上下游企业,不少模具小微企业在实际发展中都存在用电成本高的问题。为此,黄岩在电力、天然气等资源供给和热电厂天然气管道建设上做文章。同时,推进大型设备、质量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共享,组织企业开展跨产业链集采,并适时出台用气、用热、用电工业企业补贴政策。
在凯华模具有限公司,厂房屋顶上不是瓦片,而是一块块一平方米左右的黑色太阳能电池组件。“预计每年增加光伏发电3018MWh,占全厂用电比例大于50%。”公司工作人员朱佳敏说。
黄岩千方百计降低用地、制度、金融和维权等成本。
——加速“产业西进”步伐,建立健全“先租后让”“弹性出让”为主的供应体系,提高工业用地供应精准度和配置效率。
——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过程全服务、竣工即投产”;深化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评价工作,力争全年新增贷款230亿元。
——打响“永宁善治”法治环境服务品牌,探索建立诉讼与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补短板、拉长板,黄岩布局有序、落子有声,解好优化营商环境方程式。
蓄力再破冰,软环境迭代升级
降本是目的,赋能是手段,两者虽指向的维度不同,却环环相扣、互为因果。
“我们作为汽车零配件生产的小企业,受限于人才及创新研发缺乏的瓶颈,许多关键的电子元器件只能依靠市场采购,比起自主研发,成本要贵上50%。”金日汽车是一家专注于汽配件生产的小微企业,企业负责人陈文贵表示,企业在汽车后视镜电子元器件方面缺少核心技术,一直受制于人。
得知企业的困难后,黄岩“穿针引线”浙工大科研团队,帮助企业解决了难题,并为企业培养出了汽车电路板设计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企业自主研发的后视镜转向灯控制系统已初步具备上市条件,这让企业在成本显著降低的同时,更具市场竞争力。
黄岩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机制,深化“全域引才”机制,精准招引创新领军人才、海外工程师等“高精尖缺”人才。在此过程中,加大本土人才培育、服务力度,实现人才和企业家子女就学政策覆盖面翻番。今年计划引进高端以上创新创业人才8名以上、高技能人才2500名以上、高校毕业生1万名以上。
除了人才赋能,黄岩在数字、民生、创新、政策等赋能行动上多管齐下、多点突破,环环相扣激发“最强内核”,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
来源:台州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