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群里收费,这是骗子在作妖
反诈人员揭开骗局层层“套路”,请广大家长擦亮眼睛谨防受骗“班主任”在家长群里收学期“材料费”,态度积极的家长一见,立马扫码转账,谁曾想钱竟进了骗子的口袋……这样的套路是不是很熟悉?暑期到了,像这样的诈骗场景屡见不鲜。民警提醒,遇到此类冒充老师在家长群中诈骗的情况,请广大家长一定要谨慎防范,守好“钱袋子”,及时报警。
“班主任”群里“作妖”收费?
网络日益发达的现在,很多学校的班级都建立了交流群,方便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但由此,也给不少骗子可乘之机,冒充“班主任”伺机而动,以缴交资料费、收取书本费等各种理由,潜入家长群实施诈骗。
近日,在辽宁大连,深夜11时许,一名家长在孩子的班级群里,看到一条班主任收缴材料费的通知,材料费共512.5元。由于红包上限是200元,“班主任”让家长们分3个红包发到群内。
半夜催缴费?这种反常的情况引起了家长的警觉,于是他立刻联系了社区民警,并与真正的班主任取得联系,核实了情况。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浙江东阳。前段时间,家住湖溪的张女士到派出所报警,称有骗子网友冒充她儿子的班主任,模仿班主任日常口吻,在家长群内发了将近50条消息。
由于“老师”的口吻太逼真,随后张女士便听信对方的话,向群里其提供的收款二维码转了189元的“资料费”,直到后来有家长直接联系了班主任,才发现根本没有缴费一事。张女士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骗子“钻空子”,家长屡屡受骗
像这样的诈骗案件,似乎每年都在上演,但为什么屡屡会有家长被骗?在椒江公安分局反诈中心负责人黄志伟看来,这是骗子钻了许多家长和班主任线上建群,彼此不熟悉的空子,化名“某某老师”或“某某家长”偷偷潜入群。
“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很多不法分子可以直接扫码进群。”黄志伟说,一旦添加成功后,骗子往往会第一时间查看老师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然后更换头像以及身份信息,借机下手。
老师上课、督促学生午休、自习以及晚上的时间段,是许多骗子钻空子的时机。利用这样的时间差,骗子发布“收款要求”时,往往老师无法觉察,家长也对此深信不疑,于是“坑”就这么埋下去了。
“去年,我们也接到过几例类似的诈骗案,虽然金额不大,但都是家长的信任与疏忽造成的。”黄志伟说,事发当天,椒江某中学学生家长曹先生用手机上网时,突然发现微信家长群有人发了一则“紧急通知”,要求群里所有人缴纳书费160元,并发了收款二维码。
没一会儿,家长们就纷纷响应,在群里发了红包。曹先生一看,微信头像和昵称都是自己所熟悉的班主任,于是也没多想,就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给对方转账160元。
付款后,群里有家长发言,觉得这位“班主任”说话语气与平常不太像。察觉到不对劲以后,曹先生赶紧拨打了班主任的微信语音通话,确认发通知收款的“班主任”并不是老师本人。而这名所谓的“班主任”在收完红包、被家长质疑后,就匆匆退出了家长群。
“事发后,我们追其原因发现,原来是骗子盗取了家长群中一名学生家长的微信号,再把微信头像和昵称改得与班主任一模一样,从而冒充老师在群中收款。”黄志伟说,此案中的骗子专门挑选了晚上这个时间段下手,就是想趁着学生及老师休息的时候,利用这个时间差让家长和老师双双“入坑”。
提高警惕,谨防层层套路
随着暑期过半,对于那些孩子恰逢“小升初”或“初升高”的家庭,学生、老师彼此间互不相识的情况下,家长们更要注意防骗,以免财产上的损失。
“在我看来,这需要群里的班主任老师加强对家长群的管理。”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刘女士认为,只要加强群管理,通过设置“加群验证”防止骗子随意进入家长群,这样就能很好地避免“漏洞”的出现。
“除了遇到陌生人入群要核对身份、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班级群聊以外,也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在家长群或手机短信里,收到‘老师’或‘学校’需要购买学习资料或其他缴费通知时,最好能当面和学校、老师核实。”黄志伟说,实在不方便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学校或班级老师预留的电话进行确认,不要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相关链接进行转账操作,以免上当受骗。
当然,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一定要及时保存好相关证据并报警,这是相对于自己和其他受骗家长而言,最大的安全保障。
来源:台州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