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在共富路上的“橘博士” ——记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温明霞
她是果农眼中的“橘博士”,把科研做在田间地头;她是果农心里的“致富能手”,让“技术”与“富群众”有机结合,她就是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温明霞博士。
十多年来,她从事柑橘营养与生理、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果园绿肥种植与柑橘园生态效应、柑橘品质提升技术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她不忘初心,苦干实干,把心血和汗水洒在田间地头,身体力行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从教书匠到研究员
2000年,温明霞从河南科技学院毕业后,成为了当地的一名中学英语老师,之后的2年间,工作勤勤恳恳,生活平平淡淡,不安于现状的她在周围同学都考取了研究生后,萌生了继续求学的想法。在确定了考取西南大学植物营养学的目标后,温明霞一边在学校里教学,一边着手准备考研。
“在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准备离职去读书时,不少同事劝我不要放弃教师这份工作。”温明霞说。但她是一个下定了决心就要去把这件事做好的人,于是她义无反顾地离开舒适区,背起行囊前往西南大学求学。
头顶烈日,脚踩泥土……在西南大学,下到田间开展试验是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晒太阳、淋雨倒还好,最怕的还是水里的蚂蟥。”温明霞回忆说。
在就读研究生期间,为了弄清水稻——榨菜轮作体系中的养分管理现状,给水稻——榨菜轮作体系中养分资源优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温明霞通过调查研究、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榨菜叶在土壤中的分解动态以及榨菜叶还田对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研究,弄清了榨菜叶养分在农田中的循环、利用状况,明确了水稻生产中最合理的榨菜叶还田数量和养分配比,形成《榨菜叶在土壤中分解动态及其对水稻营养效应研究》这一论文,为榨菜叶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05年,从西南大学毕业后的她来到了浙江省柑橘研究所,从事柑橘营养与生理、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果园绿肥种植与柑橘园生态效应、柑橘品质提升技术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在职期间,她又取得了西南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博士学位。
“橘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因地理原因,生于河南,长于河南的温明霞从没见过橘树,直至来到黄岩,“刚来黄岩时,连橘子都不会剥。”温明霞笑着回忆道。
温明霞从零开始,不断地从果农身上学习柑橘种植的经验,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帮助果农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推广柑橘种植新技术
2015年,温明霞成为台州市科技特派员,对口联系我区北洋镇,向果农传授柑橘栽培、修剪整形技术,详细讲解施肥技术、改善品质等技术要领,为果农解答柑橘种植中的生产疑问,并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通过技术支持,促进柑橘产业提质增效。
“下派让我们与果农有了零距离接触,对柑橘的田间管理有了更深入了解,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帮着解决,用自己所长为农村、为果农做一些贡献。”温明霞说。
在北洋镇称歇村,百余亩土地分别种上了紫云英、三叶草、苕子等豆科类植物,鼠茅草等禾本科植物。“这些都是有机肥资源,等它们长到20—30厘米,就会被刈割还田,使土壤地力得到维持和提高。”温明霞说。
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自身调解水、肥、气、热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作物生长环境。而推广绿肥种植技术,既培肥了地力,又增加了产量,还保护了环境。“最重要的一点,通过绿肥替代部分化肥,既节约了农民使用化肥所带来的费用,还对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温明霞说。
技术只有应用到实处,才有意义。这些年,温明霞积极开展科技入户,通过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和途径,普及实用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几年跟温博士学了很多柑橘种植方面的知识,不仅柑橘的糖度提升了,而且外观品相更好,价格也更加有优势。”台州市富伟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富球说。
因工作成效突出,温明霞获得2017—2018年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2019—2020年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成绩突出个人荣誉称号。
近年来,温明霞还作为项目主持人或主要参与人员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柑橘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7YFD0202004)和 “养分原位监测与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装备”(2017YFD0201500)子课题“柑橘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业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黄岩区试点的“柑橘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研究”;农业部《黄岩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服务项目》中关于“柑橘绿色高效施肥技术集成与示范”的相关研究等,在果园土壤营养与生态环境效应、通过生草栽培和基质改良土壤、柑橘营养与缺素矫正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多篇。主编了《化肥的感官识别与科学施用》一书,参编《柑橘生产配套技术手册》《黄岩柑橘》《柑橘》等书,获得软件著作权10项,授权专利4项。
不忘初心惠农助农
这些年,在我区各地的柑橘园里,总能看到温明霞与果农交谈的身影,她将科技理论与农村实践实现无缝对接,打通了“送科技到农户”的最后一公里。
2019年,台风“利奇马”过境,强风给柑橘生产带来果树倾斜、断枝、落果等严重影响,暴雨还导致柑橘园涝害和土壤与肥料流失,诱发溃疡病、炭疽病等病害。看着即将成熟的橘子面临欠收,果农们既心痛又焦急。
温明霞和同事们一起开车前往位于长潭水库边的柑橘园指导果农开展柑橘灾后救治工作。台风过后的环库路不同往常,路上有被雨水冲下的泥土和滚落的石块。就在快要接近目的地时,车子被山体塌方挡住了去路,她和同事们只好向周边的群众借了辆三轮车前往。
在柑橘园,她们查看了柑橘受灾情况,并结合防治重点,告诉果农应该怎样将柑橘树受灾后产量损失降到最低,并向在场的果农演示了修剪橘树的具体操作,讲解了灾后注意事项。
2021年1月,温明霞看着手机接收到的寒潮预警,“我得赶紧让果农们采摘挂在树上的柑橘,及时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温明霞说,随后她将防冻措施(例如开展树冠覆盖、熏烟、灌水等防护工作)编辑成信息发给果农,让果农在低温来临前做好各项措施,确保果树平安度过寒潮。
寒潮带来的低温天气,使得我区各地的柑橘不同程度遭受冻害,在位于澄江街道的柑橘园,温明霞看着原本绿油油的橘叶都耷拉在枝头,有些甚至发黄、枯萎。她和同事们一起指导果农开展自救,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除了送技上门,温明霞还为柑橘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身为台州市政协常委的她,在市“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强农田机械化的建议》《关于振兴黄岩柑橘产业的建议》《关于加强柑橘黄龙病疫情调查及防控的建议》《关于加强化肥合理施用的建议》《关于加快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议》等多个提案,为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发声发力。
{:1_129:}{:1_129:}{:1_12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