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 发表于 2021-5-7 10:46

​“聆听”抗战烽火中的读书声

杨孔融



红色地标

抗战时期中共黄岩县委机关旧址纪念馆设在黄岩原茅畲小学内。1990年6月,在原茅畲小学内设立了党史陈列室。2002年重新修缮,2007年在纪念馆前面建成广场和纪念碑,2014年3月,一楼展厅重新装修。

纪念馆占地面积53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前面是台门,后面是礼堂,左右是两层的木结构房子,底层设党史陈列室。展出内容分8个部分,由四百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组成,布置在两个展厅展出,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从五四运动到黄岩和平解放这段时期的黄岩党史。1998年3月被评为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提到台州人外出种西瓜,很多人会立马想到黄岩茅畲。茅畲乡位于黄岩西南方向,我们这一站的目的地就是原茅畲小学——抗战时期中共黄岩县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从椒江出发,一路向西,一个小时不到,就来到了抗战时期中共黄岩县委机关旧址纪念馆,隔壁就是茅畲小学现址。

穿过广场,大家可以看到一座四合院,红漆、白墙、黑瓦。门额上“茅畲小学”四个字苍劲有力,这是书法家陈叔亮题写,两侧墙上还有他书写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创造的精神,艺术的兴趣”这20个庄重、醒目的美术字。

走进院子,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棵合抱的木樨树。120岁的它们,曾经历过抗战烽火,却凭着顽强的精神傲然挺立。

一楼展厅分出东西两侧,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述说着当年的峥嵘岁月。顺着木楼梯上了二楼,可以看到一些林泗斋的旧物。

红色的火种伴随着书卷气息,这时,隔壁传来了读书声,仿佛带我们穿越到了1934年,依稀能听到那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

那年秋天,林泗斋应邀担任茅畲小学校长。一到学校,他就把工作重点放在确定办学方针、建立规章制度、改善教学秩序和整顿校风上。

当时,各地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1936年6月,林泗斋发动师生们召开大会通过了章程和宣言,“茅小”救国会宣告成立。

星星之火,由此点燃。林泗斋大张旗鼓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传播革命思想。抗日救亡的歌声在山乡回荡,抗日救亡的标语和墙报遍布街巷村舍,老师们搜集材料,编写山歌、快板、花鼓词等,学生们走向街头村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

半年以后,茅小“儿童参观团”诞生了,确定由林珂、牟端兰等7名学生组成。大家走出山乡,边学习边宣传抗日,杨孔融就是其中一员。

“林校长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很亲切。他为贫穷的孩子免学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播革命思想。”在椒江裕民老年公寓里,记者见到了杨孔融,已是100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杨孔融说,他们7个人从茅畲小学走路出发,前往黄岩城区、椒江(原海门)、路桥、温岭等地,宣传抗日开展募捐活动。这次活动一共持续了半个多月,募捐的钱汇给前线。

回想起那段光辉岁月,杨孔融的心情很是激动。“虽然那时只有十几岁,但是我们有满腔的爱国热情。”

在林泗斋领导下,茅畲小学和当地的活动为后来茅畲地区成为革命基地打下了群众基础,并发展了茅畲小学、浦洋、白浦岙、茅畲街东边、上庄、下横等支部和邻乡的三官堂支部,使当时头陀区(当时茅畲乡属头陀区)的支部达到了13个,党员100多人。

193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浙江临时省委,统一领导全省工作。省委决定在各地区成立特委。同月,中共台属临时特委和黄岩县委相继成立。中共台属临时特委机关设在黄岩城内林尧家,县委机关就设在了茅畲小学。

县委重建后,积极发展党组织。在两年多时间里,建立起7个区委和1个特支,全县共发展了65个支部、520名党员,为抗日救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走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茅畲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人到江苏、上海、海南等地承包田地,种植西瓜,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村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

作为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战时期中共黄岩县委机关旧址纪念馆每年都会接待多批人员前来参观。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茅畲乡成立“畲小川党史青年宣讲团”。该宣讲团主要由7名青年机关干部组成,在革命旧址、英雄故居陈列馆开展榜样现场座谈等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记者 施亚萍/文 潘侃俊/图

小贴士

开放时间:8:00—17:00

交通:乘坐公交251、252路可到达。

食宿:就餐可去附近的春锦乐园、九溪云谷,其中九溪云谷可以住宿。

来源:台州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聆听”抗战烽火中的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