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旧时光,难忘老行当—— 官河古道话行当
黄岩是一座千年古城,有着古韵悠远的历史,也有着富有民间特色的老行当。那些老行当,都曾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走进老行当,就像回到了那已经逝去的岁月。鸬鹚渔夫
黄岩是个水乡,江河宽阔、港泽交错。上世纪,黄岩有些人家以训养鸬鹚捕鱼为生,因此成了一个行当,称为鸬鹚渔夫。
鸬鹚又叫鱼鹰、墨鸭,羽毛呈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渔夫常驯养之以捕鱼。鸬鹚是游泳和潜水的高手,它的翅膀不仅仅用于飞翔,还可以当划桨使用,让鸬鹚能在水里快速追逐猎物!
过去,在官河古道上,可以经常看到养鸬鹚的人家。鸬鹚渔夫家中养有鸬鹚,多的有十多只,少的也有几只。他们的渔具有鸬鹚、竹排、竹篙、鱼网、鱼篓等,如夜里出去捕鱼,还有马灯照明。
渔夫将鸬鹚从棚里赶到竹排上,也有使用小船的,开始一天的劳作。他们通常用一根麻制作的松紧适当的麻环套在鸬鹚的脖颈上,用来防止鸬鹚吃掉捕到的鱼。渔夫选好一片水面,将竹排划到河中心以后,口里发出了轰赶的指令,然后用竹竿一挥,鸬鹚们便灵巧地腾空跃起,一会儿之后又纷纷钻入水中,搜寻着湖水下的鱼儿。捕到鱼后,它们先贮藏在喉囊中,并向竹排游去。渔夫伸出竹竿,鸬鹚便跳跃到竹竿上,竹竿再往竹排上一搭,鸬鹚就上了竹排。待鸬鹚抖落羽毛上的水珠,渔夫用手抓住鸬鹚的喉囊轻轻一捏,囊内的鱼便逐条转个方向,顺着鱼鳍的方向把鱼挤出来,这样可以防止鱼鳍弄伤鸬鹚的喉囊。渔夫取完它们喉囊里的鱼后,鸬鹚又再次下水去捕鱼。鸬鹚是食鱼的,渔夫在捕鱼前或干活时就不给它们东西吃,因为它们要是吃饱了就不想干活了,只有饥肠辘辘的鸬鹚才会卖力地捕鱼。
经过几个小时的劳作,竹排上逐渐堆积起大大小小的鱼,这时鸬鹚也疲乏了,渔夫就唤回鸬鹚返航回家。这之后,才摘下套在鸬鹚脖颈上的颈环,用准备好的小鱼犒劳辛苦工作的鸬鹚。这时,肚子饿了的鸬鹚闻到了鱼味,都争先恐后地围在渔夫身边抢夺食物。
鸬鹚很通人性,驯养熟了后比家犬还听话。如果在水里遇到大鱼时,几只鸬鹚会齐心协力地用嘴含着将其抬出水面给渔民。这时候,它们有的啄着大鱼的鱼眼,有的咬鱼尾,有的叼鱼鳍,配合得非常默契。人们用鸬鹚捕鱼是一门有趣的艺术,鸬鹚不仅仅是渔夫用来捕鱼的工具,更是渔夫的挚友。渔夫常年在江湖上漂泊,全家全靠出售鸬鹚捕来的鱼为生。
碾 米
碾米就是将稻谷碾成白米的过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我们吃的米都是用一种好像石磨似的木制的砻和石臼舂米将谷壳与大米分离开。后来有了碾米机,大家就用碾米机碾米。
以前,黄岩还有一些碾米坊。这些碾米坊都只是一两间小房子,它们大多是近邻水埠和抽水机房一起。记得南官河关帝庙旁就曾有一家碾米坊,房子里比较简单,一台碾米机、一台磅秤、一台风车和一张旧桌,上面凌乱地放着剪刀及绳子。起初,电不普及,碾米机用柴油机带动,柴油机一发动,声音震耳欲聋。后来,改为电动机带动。
碾米时,碾米师傅把要加工的稻谷倒入碾米机的大漏斗中,随着机器的运转,白色的米粒从碾米机的出米处流入箩筐中,而绵细的米糠则从机器的另一处出来。由于过去的碾米机质量不是很好,米一次碾不净,碾米师傅都要把箩筐里的米又倒回机器中再碾一遍,反复两三次后,这米才算碾好。此时,碾米机加工出来的大米还夹杂有糠粉,需自己动手在碾米坊角落里的风车中摇动风车叶,将残留的糠粉与大米彻底分离开来,这时大米才算加工完成。那时,粮食很宝贵,散落在地上的稻谷或米粒,尽管只有几粒,人们也要把它捡回来。
那时的电压很不稳定,电压低了,碾米机就“罢工”,常常碾到一半,电压就不够了。“呜——”电机倏地停下来,大家只好七手八脚地使劲拽皮带,用手把堵在碾米机里的谷子拽出来,慢慢等待有足够的电压后碾米机重新起动时再碾。有时电压也会突然升高,碾米机的发动机就会被烧毁。
碾米师傅也有忙闲的时候,“青黄不接”的时候,来碾米的人就少,也有人拿麦子和一些杂粮来加工。到了粮食收获后,家家都等着米下锅急需加工,那人们来碾米就要排长队,有时还会碰到碾米坊停电,多次挑着稻谷扑空。
如今,交通发达,粮食充足,包装精美的各种已加工好的大米和粮食制品充斥米店和超市随你挑选。人们再也用不着去碾米坊排队碾米了,碾米这个老行当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内河船夫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交通不便,人们外出办事或走亲访友无法乘车,除步行外就得乘船。黄岩河湖遍布,适宜船舶的运输。因此,内河航运成为当时交通运输的主力,内河船夫成了一个行当,在我们当地被称为撑船老大。
上世纪50年代初,使用的内河船叫快船,它既可坐人又可载货。船的顶部装有可移动的弧形船篷,天气不好下雨时船篷覆盖着遮雨,天气好时,就将它推到后边重叠在一起。该快船行驶要由人力推动,其中有人拉纤和撑篙,还有一人摇橹前行。
后来,木船渐渐代替了快船,它和快船一样也没有机械动力装置,是靠摇动桨或橹前行的。船橹和船桨都是木头制作的,小船船体小,用的是木桨,木桨是人在船的两侧握住船桨前后俯仰划着水使船前行。大一点的船用的是木橹,木橹和木桨形状相似,但比木桨要大而长,木橹上装有圆形的凹槽,船后艄相应装有凸出的船橹柱,这凹槽和船橹柱重叠在一起,人才能将木橹摇动起来。驱动较大的船摇橹比较费力,需一人或两人前两步后两步来回往复移动地摇着橹使船前行。
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装有柴油机的小汽船成为当时内河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小汽船配有机船和拖船,机船装有发动机震动大可以装货,拖船挂在机船后面可坐人也可载货。机船后面拖挂的拖船多少,要视机船的发动机马力大小而定。过去,我们经常看到机船拖着长长的满载黄砖和沙石等建筑材料的拖船在黄岩的官河古道上航行,这在当时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黄岩陆路交通也快速发展,船运渐渐被车运所取代。内河航运退出了历史舞台,内河船夫这行当也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
货郎担
上世纪60年代前,我国物质匮乏,加上交通不便,人们很难买到东西,货郎担给人们带来了方便。货郎担就是货郎肩挑货担,手摇拨浪鼓游走于大街小巷,贩卖日用小百货。他们犹如一个小小的“移动商店”,成了当时商品交流的主要形式。
货郎多半是中年汉子,他们走到街头巷口,放下货担手摇拨浪鼓。随着这一阵阵鼓声的传播,小孩子率先蜂拥而至,紧接着的是女人们。不一会儿,货郎担的周围就挤满了交易和围观的人群。
小小一副货郎担,承载的物品却不少,主要是面向妇女和儿童的。它有妇女用的针头线脑、纽扣发卡、木梳、铜顶针、雪花膏、小圆镜;有日常生活所需的火柴、毛巾手帕、搪瓷缸、铁皮调羹、剪刀。对于小孩来说,货郎担中不仅有铅笔、作业本、橡皮擦等学习用具,还有好玩的钢丝枪、火药纸、百子炮、弹珠、橡皮筋和红头绳等等;货郎担上还有那甜甜的“白糖”,是孩子们喜欢的零食。
货郎担的商品,不仅可以用钱购买,还可以物换物。孩子们虽然没有钱,但在家里找点货郎担可回收的废旧东西并不难,诸如废铜烂铁、破衣服碎布条、破套鞋破胶鞋、鸡毛鸭毛等等,反正放在家里也没用,交给进村来的货郎担,以换取称心的小东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城和超市林立,货郎担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消失在了历史的陈年光影中。那别具特色、富有吸引力的拨浪鼓声,只能在记忆深处响起了。
来源:今日黄岩 {:1_136:}{:1_136:}{:1_13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