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冬英:用半生守护亲情
屠冬英在照顾林岳灵。
屠冬英的手,是一双庄稼人的手。黝黑的皮肤、深刻的纹路,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手掌厚实,手指粗而有力,因为常年劳作,指甲缝里还带着点洗不掉的土色。为了生计,这双手种过地、割过稻、摆过摊;为了照顾一位特殊的亲人,这双手更是承包了19年做饭洗衣、擦身理发的繁琐活、脏累活。
在黄岩区高桥街道瓦瓷窑村的小屋里,记者第一次见到74岁的屠冬英时,她正麻利地翻动被套、整理床铺。“下次记住不要尿床上啦!”她用教育小孩般的口吻,对呆立在门口的一位老人说。老人身子微微佝偻,神情略显迷茫,对屠冬英的话似懂非懂。
这位老人是屠冬英的小叔子林岳灵,今年68岁,20多岁时便被诊断患有精神类疾病。19年前,林家母亲与世长辞,照顾林岳灵的责任便落到了大哥林考期和大嫂屠冬英的身上。
39步×7趟
林家住的是农村常见的立地房,因为夫妻俩时常要到地里忙活,把弟弟一个人留在有楼梯、有煤气的家里就成了一件危险的事。为了就近照顾,边上空地的一间小屋就成了林岳灵专有的居所。
从哥哥家门口到弟弟家门口,单程大约39步。这个距离,屠冬英一天至少要走上7趟:雷打不动的三餐送饭、上下午劳作前后的看顾、晚间的洗漱。自从照顾林岳灵以来,她的日常作息就悄悄发生了变化。
家里承包着十几亩地,水稻、甘蔗、毛豆、笋菜……一年四季不间断。屠冬英会把收成拿到隔壁镇上贩卖,更多的时候则是到人流更旺、生意更多的黄岩二桥菜市场。从高桥到城区,屠冬英大概要步行一个半小时,凌晨4点就得起床,赶上集市日还要更早,“早去能占个好位置,卖完了还赶得及回来烧饭,不然岳灵就要饿肚子了。”
“今天上午一样也没卖出去,两块钱摊位费白花了。”屠冬英心疼的语气,传达出了这个家庭的拮据。照顾弟弟的一日三餐,他们做不到满盘珍馐,却也在“我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之余,尽力做到了最好。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自家养的鸭子产了蛋,要给岳灵吃;岳灵爱吃的水果上市了,要记得买一些回家。简陋的小屋里头,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就是所有的家具。不过,林考期给两扇窗户安上了纱窗,今年还计划着装一套淋浴设备,为的是“让岳灵住得更舒服点。”
带你回家
小屋前的山茶花,见证了林考期和屠冬英的每一趟39步;林岳灵也站在窗前,衣衫干净,神色平和,兄嫂给他新剃的头发显得人挺精神。既是邻居,也是屠冬英妯娌的俞香芹和谢秋香告诉记者,“小叔子以前要‘发病’的,现在状态好很多了。”“这么多年,还好有嫂子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着,换做我们可真的做不到。”
林岳灵的“发病”,是他意识迷离、语无伦次,甚至大吼大叫,还常常趁家人不注意一人在外游荡。通常情况下,他白天“流浪”后,晚上会回到家里。但是有一次,夫妻俩找遍了周围有可能去的地方,都不见弟弟的踪影。
这一找就是两年,有人说他失踪了,还有人说他发生意外去世了。林考期和屠冬英却始终没有放弃,只要听说哪儿有类似的流浪汉,不管远近,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去寻人。直到一位在仙居做木材生意的邻村人,说曾在那边山里看到和林岳灵很像的一人。夫妻俩花了500元向这位村民“包车”,一起去寻找弟弟。在仙居某座庙里找到林岳灵时,他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亲人,还傻笑着说:“大哥,大嫂,你们怎么来的?”
一直笑呵呵的屠冬英,在说到这段回忆时也忍不住抹泪。19年间,除了三天两头地寻人,林岳灵莫名受伤、垃圾桶里翻找食物吃坏肚子等意外也曾多次发生。最严重的一次,在路边的他遭遇车祸,夫妻俩整整守护在弟弟床边照料了一年半,多次手术后才得以恢复行走。
“现在比以前好很多了,国家有政策能帮助我们。”林考期和屠冬英反复说着感谢。在高桥街道的帮助指导下,家人为林岳灵申领了残疾人证,还办理了特困人员供养补助,每月可以领取1533元。今年“助残日”,街道又为他向上级争取了2000元关爱困难群众补助,让政府关怀为这份半生守护的亲情再添一份暖意。
来源:台州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