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乡好民警】杨光:把黑暗挡在身后,你是他们心目中那道最暖的阳光
他智勇双全,日夜奋战冲锋陷阵不在话下;他年纪不大活用大数据却经验丰富;他是警察却也警者仁心,以挽救涉毒青少年为己任。他就是杨光,28岁, 2014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新前派出所民警,杨光大数据缉毒工作室负责人。从警5年来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民警、禁毒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19年荣获全市禁毒比武第一名。他用出色的成绩诠释了对公安工作的无限忠诚。扎根派出所 组建工作室
参加工作5年多来,杨光一直在派出所。“在派出所,能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接到各式各样的警,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为此,杨光不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向先进靠拢。特别是对办理涉毒案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杨光个性沉着冷静,虽然很年轻,但是除了冲劲他更多的是善总结、遇事冷静,最主要他对各类数据特别敏锐。”所长王勇国说。因此,2019年要成立派出所缉毒工作室时,所领导力荐杨光。杨光也勇挑重担,在分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杨光大数据缉毒工作室,带领团队通过工作室更高效的运转模式,屡建新功。
活用大数据屡破禁毒首案
作为派出所的禁毒民警,缉毒工作室的负责人,杨光不拘泥于传统的侦查思路,将大数据的思维全方位地融入到禁毒基础管控和侦查破案中来,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禁毒侦查打开新思路。
2019年4月的一天,杨光根据线索得知湖北籍胡某有吸毒嫌疑,但是胡某被抓获后的种种迹象表明没有吸食过毒品,检测结果也均是阴性,胡某对相关询问闭口不谈,就在传唤时间即将到期的时候,杨光陷入了沉思,他感觉事有蹊跷,既然从胡某本人打不开突破口,就从胡某的数据入手,杨光通过调取比对,仔细分析了胡某近两年来的交易数据以及通讯记录,杨光用自己对数字的敏锐性,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了2018年6月的一笔可疑转账,再通过一系列的查证,最终确定这是一笔毒品交易。就是这一笔转账记录,打开了胡某的口供,并一举歼灭多人贩毒团伙。
新型毒品及隐蔽性极强的精麻药品滥用问题上,杨光更是用尽全力,克服各种困难。侦破了台州市首例贩卖芬太尼、阿普唑仑、首例贩卖LSD等案件,创造了数个台州首案。
严厉打击 警者仁心
“我在一次巧合中看到了赵群写的《吸毒人员调查》,其中作者用社会走访的形式记录了近三十年来与吸毒人员的真实对话,通过这么多案例,我发现,不管是什么年代,青春期永远是吸毒的高发期,归根于他们不成熟的价值观,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一次的放纵,可能要付出漫长一生的代价去弥补,在我看来,他们也是最容易也是最需要挽救的人。”说起自己禁毒“主治医生”的角色,杨光说起了自己的初衷。
“吸毒人员并不单单是嫌疑人,严格意义上更是药物成瘾的病人,我们就要像主治医生,需要将法律知识、自身阅历化作手术刀为他们治病。”杨光说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闲暇时间杨光钻研各类禁毒书籍,从毒品的成瘾机制到毒性分析,力争用自己专业水平和法律知识感化不谙世事的年轻人,让他们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近期被多家媒体报道的贩卖LSD邮票案件,就是由杨光大数据缉毒工作室侦查破获,犯罪嫌疑人蒋某通过互联网贩卖的LSD邮票系第三代新型,不过指甲盖大小的纸片,毒性却是摇头丸的三倍,120微克即为致死量,被称为迷幻药之王,而受众多为包括蒋某在内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治病”就成了当务之急。
杨光开启独有的“你问我答”问诊模式,蒋某的问题从LSD邮票的起源到成瘾机制,从贩毒的法律法规到社会危害,用自己充实的禁毒专业知识一一给予详细的解答,蒋某不禁感慨,原来真正无知的是自己。
沧海横流方显本色,他深知只有在实践的大熔炉中不断淬炼,才能不断突破瓶颈破除“毒咒”,才能打造出锋利的“手术刀”救死扶伤,做一个合格的“主治医生”!
来源:黄岩公安 人民警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