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垒土而筑开始,古城墙盛衰跌宕—— 千年古城品遗韵
五洞桥夜色
嘉靖以后黄岩县城图
黄岩历史源远流长,古城文化光辉灿烂。《万历黄岩县志》卷之一《舆地志》(上)记载:“(唐)高宗上元二年复置永宁县。武后天授元年,改永宁为黄岩县,因黄岩山而名。”自唐上元二年(675)从临海县分出设永宁县,浙江省中部沿海温黄平原这块土地上就崛起了一座以“永宁”命名的古县城。唐天授元年(690)改永宁县为黄岩县后,这块土地上始有“黄岩县”这个称呼。
在黄岩建县后的1300多年时光里,先后有几座风格独特、建筑迥异的古城墙,在黄岩的历史长河里闪烁着。它不但搅动着黄岩人民丝丝缕缕的情思,也向黄岩人民诉说着古城的悠悠遗韵。
1.简朴的土城
土城是黄岩历史上第一座有文字记录的县城城墙。台州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南宋《嘉定赤城志》卷之二《地里门二》“城郭”条有记:“按旧志云周回九里三十步,又云周回四百五十步,唐上元中筑。”即唐高宗上元二年从临海县分出设永宁县后不久所建。因该城墙皆垒土而筑,故被称为土城。
当时的县城面积虽然不大,但因建在永宁山(方山)脚下,其地理位置甚好,城外有发源于西部括苍山大寺基的永宁江和发源于院桥太湖山的西江组成的永宁江水系,不但将古城环绕成了一个山水氤氲的美丽城池,还成就了古城的天然屏障,故垒土而成的古城墙虽建筑简朴,却风雅婉约。
《万历黄岩县志》记载:“县东为永宁山,峰峦崒嵂,上摩霄汉,委羽山峙其南若拱揖。然迤逦而西石柜、五尖诸山,望之如列戟。北则大江枕焉,江之表翠屏山、唐门山及马鞍山,绵亘十余里。”可见,古城四面有群山对峙拱卫,城西、城北还有天然护城河永宁江及其支流西江等护卫。所以,这座不大的县城仅有一座土城墙护卫也就足矣。
可是,地处浙东南沿海的黄岩,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台风、山洪、水患等的侵袭。历唐、五代至北宋,日渐溃败的土城墙在洪潮泛滥时全部坍塌,百姓溺水无数。
2.泥心石面墙
北宋庆历七年(1047),黄岩因洪潮泛滥,县城被淹,知县范仲温教民作木桴(小筏子),救活数千人。水灾过后,范仲温集思广益,准备重建城墙。在商量设计重建新城墙时,他吸取了土城墙不足以护城的教训,最终决定重新建造一座泥心石面的城墙。
范仲温带头捐俸,聚集民众,积土为山,再用几百条牛来将泥踏实,形成土城墙,然后在外层用长条石互相接榫,筑成墙面。为了便民、排水、防洪、防寇,还开了八扇城门,每扇城门都设计了城门闸,可随时启闭。在全城官民群策群力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建筑完好的泥心石面城墙终于又矗立在了灾后的古城墙遗址上。这种泥心石面的城墙确实比土城墙牢固多了,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古城的安全。这也体现了知县范仲温当年在黄当政时“以民为本,体恤民心”的仁政。
范仲温何许人也?北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乃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胞兄。庆历四年(1044),由宁海军节度推官调至黄岩任知县。其在任时最大的功绩就是救灾与重建黄岩县城城墙。后来,范仲温之子范世文、曾孙范直与也先后当过黄岩知县。可以说,范家与黄岩结下了不解之缘。
斗转星移,泥心石面的城墙伴随着宋朝的风雨走过了两百多年后,在南宋小朝廷的衰亡中逐渐坍塌。至南宋末年元军攻打黄岩前,已全部坍塌。
3.石料筑城墙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势力后,兵分两路,进攻方国珍。永嘉侯朱亮祖率衢州、金华的马、步、水师东攻台州,方国珍之弟国瑛兵败黄岩,退守海上。十一月,方氏兄弟被迫归降。浙东、浙南全部归顺朱元璋,原任官员被遣散。第二年明朝建立,建都南京,朱亮祖奉命镇守台州、温州。
由于这时古城已无城墙可守,朱亮祖就下令重建黄岩城墙。《万历黄岩县志》记载:“国初吴元年,永嘉侯朱亮祖重筑,周围凡三里。”不过,这座城墙建得比唐时的规模小了很多。周围只有3里,似乎只是县衙的围墙。但这次筑城用的全是石料,修得相当坚固,这就令战乱后的黄岩城安稳多了。可惜这般坚固的城墙只用了十几年。
4.木栅筑城墙
明初,倭寇开始劫掠台州沿海居民,之后十余年愈演愈烈,给台州沿海一带军民造成很大危害。洪武十七年(1384)二月,信国公汤和奉命巡视海防,推荐方国珍之侄方明谦为副使。方明谦建议沿海设卫所,四丁抽一以充卫所之卒,用屯田法解决军饷等问题。汤和觉得这办法很好,就向朱元璋奏明,在倭患最严重的浙江沿海设立军事卫所。朱元璋采纳了汤和的奏议,并命方明谦负责浙东沿海海防,负责浙东筑城,由都指挥使司管辖,在台州设立了海门、松门两卫及健跳、新河、桃渚、楚门等所。
洪武二十年(1387)二月,海门卫指挥使司因急于构筑卫城,却一时石料无备,汤和就下令拆掉朱亮祖当年所建的黄岩城墙,并征集黄岩大批劳力,将拆下的石料运到海门去筑卫城。海门卫城高2.5丈,周围5里30步,还从海门到黄岩县城修筑了驿道,沿途设立烽火台,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御倭寇的作用。
于是,黄岩县城又没了城墙,只好以木为栅,筑起木城墙。
5.恢弘古城墙
古城在历史的脚步声中走过了土城墙、石城墙、拆城墙、无城墙、木城墙等变迁,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又逢倭寇来犯,这时,知县高材因受县城无坚固城墙御敌之累,与市民一起血战巷闾而败,被迫退出黄城。倭寇盘踞县城7日,纵火抢劫,人民涂炭。高材上书要求重建城墙,当年冬派傅倌来黄督建。不久,高材因县城失守被免职,接任知县汪汝达,吸取高材的教训,重新建造了一座坚固的新城墙,于次年十一月完工。此事有《万历黄岩县志》为证:“嘉靖壬子,倭入黄岩,以无城故,于是高令材请于当道,命摄县事傅通判倌城之,已而汪令汝达至,力竣其事。周围凡七里,高二丈,址厚三丈,其门五(东镇海、西液金、南迎熏、北拱辰、东南应秀)。南北二门增设敌台,北门外复设丹崖第一关(袁令应祺重修题曰‘丹崖孔道’)。初城北枕澄江,右临西港,汪令又于东南凿河,广十丈,北入江,西达于港,环抱其外。凿时得古砚,镌‘金带’二字,遂名金带河。”
新建的城墙是黄岩有史以来唯一的,也是设置配置最齐全、建筑最牢固、外观最恢弘的一座城墙。此次修建的城墙雄伟高大,城基厚3丈,高2丈,城墙上还开了975个垛口,并于东、南、西、北、东南五个方向各开设了5座城门,分别命名为:镇海门、迎熏门、液金门、拱辰门、应秀门,同时还开设了东陡门、车浦陡门、南陡门、东浦陡门4座水门,各设木栅,可启闭通航;又在南北两门上增设了敌台,疏浚了护城河,在城东南开凿了金带河,形成了完整的护城河体系。
这座城墙虽不能说是固若金汤,但也着实可以说是黄岩历史上最美观、最恢弘、最坚固的城墙了。它历经明、清300多年的考验,仍巍然不动地屹立在黄岩的土地上。在清朝顺治、乾隆时代,它都曾大修过。
遗憾的是,1939年春天,“为了防止日军飞机轰炸,方便百姓疏散”,这座历史上最坚固最恢弘的城墙被拆毁,城门也被拆。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五洞桥以东沿西江和原黄岩中学东边沿护城河的两小段城墙残址,高3米左右,长不足百米,后来也全给平整掉了。至此,古城城墙荡然无存矣!
随着时光的流逝,黄岩曾经有过的古城墙都一一消失在了历史长河的光影里,但是遗韵绵绵,那些记忆依然在黄城百姓的脑海里闪烁着,永不泯灭。
来源:今日黄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