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畲下街村的“垃圾分类法”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之难,总能罗列出一大串原因:农村地域广阔,房屋分散;设施缺乏,处理能力不足;村民环保意识较为薄弱……但在作为市级垃圾分类示范村的茅畲乡下街村,村容村貌却在垃圾分类的推广下,悄悄发生了变化。将“可烂垃圾”和“不可烂垃圾”两种垃圾正确分类投放至家门口的垃圾桶里,是下街村村民走出“垃圾分类”的第一步。“刚开始垃圾分类的时候,两个垃圾桶里的垃圾很乱,我几乎都要重新再分拣一次。”保洁员老牟一边将两种垃圾分类倒进垃圾车,一边拿出手机扫了一下贴在村民家门口的二维码。“每天我都会根据垃圾分类情况给村民打分,从一分到现在普遍的两分,这也说明大家已经越做越好。”
在下街村,除了两名保洁员对每家每户的垃圾进行日常集中收集外,村里也根据实际情况摸索了一套又一套的推行办法。
下街村共有常驻人口300户,300户村民被划分成6个片区,每片由村干部担任组长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另外还有6名党员积极入户帮助开展工作。制度有了,但真正落实到位,还存在一定难度,这时,驻村干部王富立主动“请缨”。
为了给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王富立看熟啃透宣传资料,自学垃圾分类知识,“备课笔记”上写满了学习心得。在他的努力下,一支由村干部、党员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在村里组建了起来。“在农村做垃圾分类,没有志愿者绝对不行。”王富立深有感触地说,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上,农村存在“先天不足”,零散分布的自建房没有物业,垃圾分类的推进工作离不开志愿者帮助。
入户宣传,开展知识竞答,做小游戏,带头签承诺书……各种“接地气”的方法“轮番上阵”,越来越多的村民对垃圾分类工作从开始的排斥到慢慢有意识,再到越分越细致。“刚开始分的时候就觉得麻烦。现在做习惯了,确实挺简单,你看我们村子多干净整洁。”村民章菊芬带着记者在村里转了一圈,言语中满满的自豪。
为了监督村民做好垃圾分类,村里的宣传栏上还张贴了一张红黑榜,村里所有家庭的村民名字赫然在列。“我们计划近日开始正式实行,做得好的家庭上红榜,做得不好的上黑榜,同时我们也有一定的奖励机制。”下街村村委会主任牟锡林告诉记者,这个分数跟年度文明家庭评比直接挂钩。“他们嘴上不在乎,其实都会看。我们的村民有点像老小孩,比较要面子。”牟锡林笑着说,“按照试行下来的情况看,应该不会有家庭上黑榜,我对他们有信心。”
“各类激励措施,都是督促人们从源头实现垃圾分类,但这些都是外在力量,垃圾分类要更好实现最终归结于人的素养,只有当大家发自内心觉得乱扔垃圾的行为是不对的,我们的工作才是真正做细做实了。”王富立告诉记者。
如今的下街村,可喜的改变是每位村民都开始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现在我们保洁员是上门挨家挨户收,下阶段打算动员村民主动将垃圾扔到门口的智能垃圾桶,实行更细化的垃圾分类。我们的村庄会更加整洁美丽,村民的居住环境也会越来越好。”王富立说。
来源:今日黄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