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大里村
清光绪《黄岩县志》卷7《乡都》:“十九都-图大澧。”原以村傍澧水得名,后因宋濂《敦睦堂记》而改名大礼,今为茅畬乡大里村。大里村位于柏嘉山下,又名大礼岙,宋元时理学士人隐居之地。有南宋朱熹门人应恕,是黄岩“开义理之渊源,揭词华之典者”,从县城适居大礼,专治理学,朱熹称之“隐居老友”。宋末,本村潘希宗师从理学名家车若水,入仕后受到文天祥器重,宋亡与族子潘庭风隐居柏嘉山,自号柏峰居士。元代潘伯修是朱熹理学传人,亦隐居村中以教学授徒为业。明代应恕后裔应宗祥,诗文好古,于村筑溪南书屋,教育贫家子弟,卒后太子少保黄淮撰墓志铭。明中叶,谢友鼎与侄谢昂,以精湛医术任京城太医院御医。
大里村民勤俭朴实之风代代相传,邻里之间和睦相处闻名于世。南宋时,村中张氏大族建乐善堂以示村风,元末战乱被盗焚毁。明初洪武十年(1377),合族众人之力重建,“既行会族之礼”,更名敦睦堂。本村在金陵(南京)就读太学生张昇,请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浦江人,官至中顺大夫、学士承旨知制诰兼善赞,为太子师十余年,任《元史》总裁官)作堂记。
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撰《敦睦堂记》,说先王盛时“学校以化其暴戾而乐其良,有月书岁考之法,以纠其不率教者,取人必察其孝悌姻睦之行”,因而邻里之间喜相庆,戚相吊,疾病患难互相救济,形成了优良风俗,百姓之间皆相亲睦。宋濂认为,元末明初社会风气渐坏,原因出于“人自为家,乡自为俗,甚至兄弟父子不通假贷(宽容),忧喜不相问,逸乐不同情,因小事勃然操戈相逐,父不能禁其子,弟不能诤其兄,往昔之乱多起于此”。宋濂称赞重建敦睦堂是张氏乡族的大礼。“有志之士,能睦其族,(教)化其乡,而不陷于非议。同姓之亲,少长知礼,让而不争,壮者知勉于学而笃于行,顽者化为纯悫,愚昧者不失其性。”宋濂最后说,张氏子孙多贤能,得到乡民称赞,日后会影响全县,使黄岩民风淳厚,如同南宋“小邹鲁”。
宋濂《敦睦堂记》收入《宋学士集》,撰写于700多年前的传世名篇,今日读来仍然有现实意义。
栏目征集
地名,浓缩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和思考。一个优秀的地名,能直观地体现一处宜居山水的文化魅力。
我们相信,每一个地名的身后,都倒映着一段历史的影子,承载着一方百姓的乡愁。发掘整理一批台州地名故事,不仅是对历史印记的一次追寻,也是一种故土情结的阐释。
台州市民政局与本报联合开设的“‘福彩杯’台州地名·光阴的故事”栏目,向广大读者继续征集台州各地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并经过考证的优秀历史地名和现今地名故事。
◎作品要求
“地名”以现存仍在使用的地名为主,也可以是历史上长期使用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地名。
“地名”仅限于台州地名,应有具体所指,主要指山川、湖海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包括形象地名、指位地名、指物地名等),以及县市、村镇、街巷、建筑物、遗址等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包括因人、因事得名,宗教、风俗得名等)。
紧扣“地名文化”主题,地名故事应对所指地理实体的方位、形状、体量等基本状况有所描述,所述的历史典故、名人逸事、民间传说等,应经过考证注明来源,并与该地名有关联性。
来源:台州日报 谈古论今,传世下輩文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