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 发表于 2019-9-15 10:12

在台州生活了21年的一个温州人讲述两地的中秋风俗



以前,一年四季都有“中”的说法:中春、中夏、中秋和中冬,如“时在中春,阳和方起”“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永光三年,中冬雨水”等等。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中春、中夏、中冬都只是代表一个时间上的概念,而独独中秋既是一个时间,又是一个节日?也许是中秋的明月如玉如盘,比其他月份更圆更亮,更能勾起了人们的念丝愫怀吧。

□钱天柱(1977年出生,原籍温州,现就职于台州时间集团,至今在台州生活了21年)

温州版↓

温州人

称月饼为月光饼

小时候,我们住在乐清一个叫泮垟的乡下地方。那些年我们家特别穷,经常米都吃不上,家里晒了一屋的大头菜当饭吃;我妈是城里嫁过来的,咽不下大头菜,就把盐炒起来,就着大头菜吃。实在没路走了,爷爷去打围塘,拉煤,我爸就去了湖北采石场做粗工。奶奶跟我说,到了八月十五,你爷爷和你爸都会回来。但往往到了那天,只有爷爷能回来。

奶奶对中秋特别讲究。中秋前几天,奶奶就让我们去河塘里挖青滋泥,做成一对烛台形状的泥胚,在泥胚顶端各预埋一截香梗。到了八月十五,青滋泥阴干了,“烛台”也制成了。

温州人称月饼为月光饼。我的邻居们早几天前就开始做月光饼了,有“麻月”、“三锦”、“空心饼”等等,做好后一个一个地摆开,晾在米筛里。“麻月”很大,圆径有一尺左右,实心的,饼上撒满芝麻;“三锦”小一些,饼里面有饴糖、瓜子、核桃等馅,表皮酥脆,一碰就有饼皮散落下来。我十岁前只见过,没吃过这种饼;“空心饼”是中空的,外面稍裹些芝麻的白色小饼,个比荸荠稍大一点。这种饼,我至今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他们做好月光饼,晾一晾,就用一种厚厚的黄纸包起来,用红绒绳系起来,开始提着月光饼走亲访友。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带上芋头、粉干,再好一点的,还会加上一刀猪肉。我们家只有在八月十五下午开始做月光饼,面粉是借来的,只够做一个“麻月”,饼上的芝麻清清楚楚,大约四到五颗。大人们告诫说,这时的“麻月”还不能吃,要到晚上拿到“月光佛”下面晒晒才能吃。

对着月亮恭敬礼拜

傍晚,圆月从东山顶升空,还带着点红晕,就像一个冒热气的月光饼。奶奶在小院子里摆出一张小桌子,桌子中间放上“麻月”,再放上几样现成的东西——舍外园子里摘下的柚子、灯笼果,河里摘的菱角之类的。

奶奶在柚子上插上三炷香,然后喊我们把“泥烛台”拿出来,插上一对蜡烛。一大家子人站在桌子后面,小孩们站前排,大人站后面,对着月亮恭敬礼拜。奶奶神情特别严肃,有祭词:“月光佛,你先吃,吃了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我们根本无心关注祭词,目光爬上桌子上的“麻月”,再穿过闪烁摇曳的烛光和袅袅香烟,盯着天空中的月亮,心里想着:月光佛,你快点晒我们的月光饼,晒好了我们可以吃饼。

拜月结束,唱着颂月歌谣

拜月结束,大人小孩都围着桌子看着。奶奶一只手放在桌上的菜刀上,抬头望着天空的玉盘。这时候的月亮早已红晕褪去,显出一副清凉的模样,很近、很圆、很大。几缕云烟像一帘一帘的薄纱,从月亮前面轻轻拉过,眼前的月光似乎多了些许动感。

我们小孩就围着桌子唱着一首颂月歌谣:“月光光,光亮亮,读书囡儿望亲娘;娘也好,爹也好,捣双麻糍请阿嫂;阿嫂踏一脚,踏个扁嘴鸭。鸭吤干?鸭养卵;卵吤干?卵客吃;客吤干?客打油;油吤干?油点灯;灯吤干?灯陪月;月吤干?月上山;山吤干?山抽草;草吤干?草牛吃;牛吤干?牛耘田;田吤干?田种谷;谷吤干,谷人吃;人吤干?人生儿哺子做状元……”不知道唱了几篇,院子的槽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月光中进来一个人——是爷爷进来了。孩子们围上喊爷爷,我跑到槽门外张望,路上没有一个人影。

一个大月饼被切成十余小块

奶奶开始分“麻月”了。因为人多,一个大“麻月”被切成十余小块。奶奶的规矩是:月光饼要按人头数分,没在家的人也要分一份。

爸爸没来,因此,我得了两块。我拿起一块月光饼,对着月亮照了照,说:“月光佛,你想吃吗?”说完就送到自己嘴边,抿一小口,然后又举到月亮前面,又说:“月光佛,你还要吃吗?”接着又送到了自己嘴边。

堂兄弟们都是囫囵吞枣,先吃完的抢没吃完的,院子里就闹成了一片。他们抢没了,就盯着我手上的另一块饼。我怕被抢,就当着他们的面,伸出舌头在饼上呼啦啦地舔了个遍,意思是说:“这饼上都是我的口水了,你们还要抢吗?”堂兄弟们只好打消了抢饼的念头,嚷着说我最爽,一人吃两份。我暗暗把那块饼放进兜里,我知道只有爸爸不会嫌弃我的口水。

八月十五晚游河船放荷灯

我妈妈是乐清城关人,她说她小时候,八月十五晚上外公会带她去游河船。他们划着小船,船上摆着月饼和水果,沿着银溪,穿过姜公桥的桥洞,进入北门河时,就收了桨。这时候,头顶挂着一个月亮,船舷的水中飘着一个月亮,小船像一个孩子,被两个月亮牵在中间,水面上荡漾着笑声。河两岸很多人在放荷灯,她就在船上放荷灯……

小时候盼中秋,基本上就是图一口好吃的。后来的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再怎么样精致,也比不过小时候的那一小块“麻月”的味道。

椒江有句俗话“八月十六一肚哽”,八月十六家家户户都会摆家宴,出嫁的女儿会带着女婿,手提猪蹄胯、鸭子、芋头、老酒和月饼回娘家拜望爹娘。台州和温州两地的中秋风俗大致相同,除了芋头外,温州注重粉干(温州话“干”同“官”),台州人要有鸭。椒江有一句俚语“八月十六二只鸭,一只回篮,一只杀杀”。芋头母子合抱,象征团员;鸭子倒底有什么寓意,我至今不得而知。

台州版↓

台州人还爱把中秋节作订婚日

不少台州人还喜欢把中秋节作为订婚的日子。

早年,我的一位温州老乡相中了椒江姑娘,并遵从女方意见约在中秋定亲送聘礼。女方想当然的认为中秋就是八月十六,而男方也理所当然的认为中秋是八月十五,当我这位老乡备办了各种聘礼和礼金,带着豪华的定亲车队一路鞭炮响来到女方家时,未来老丈姆正系着围裙,站在村口的人群中看热闹。当看到车队在自家门前停下时,才瞪大了眼睛,一头雾水。

这些都是早些年的事了,如今生活丰足,交通方便,这些中秋的习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现在的中秋更适合找点乐子。

在九峰山顶“中秋夜奔”

有一年中秋,我们一帮年轻人进行了一次“中秋夜奔”。我们从黄岩的九峰公园月夜进山,爬上九峰山顶,上面有一个古碉堡。我们在碉堡上面围坐,大家拿出食物,赏月聊天。

有一位临海的朋友带了一种“糖霜月饼”和“糕糯”,“糕糯”一层粉一层红糖一共好几层,吃起来松软香甜,别有风味。那晚,我们沿着山脊,一路披荆斩棘,用柴刀砍出一条山路,一直从黄岩的山走到了椒江的山,从八月十六傍晚走到了八月十七凌晨三点。

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山头。

来源:台州晚报

阳光889 发表于 2019-9-17 08:44

好多传统的民间风俗只停留在记忆中,随着时光的流逝,离我们越来越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台州生活了21年的一个温州人讲述两地的中秋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