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百晓 发表于 2019-9-9 09:04

藕农辛劳付出 喜迎收获时光

眼下正值秋藕丰收的季节,54岁的夏献知站在藕塘里,一手握着高压水枪,一手抓住泥下的莲藕,再用水枪把泥巴冲洗干净……这样的动作,他每天要重复三四个小时。
这是夏献知职业挖藕生涯中最普通的一天。这几年来,他每年大半的时间都泡在藕田里寻“宝”。虽然辛苦,收入还算不错,让他感觉每天都在收获幸福。
夏献知一家来自河南,五年前,老夏的女儿偶然间得知有个老乡在台州从事莲藕批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她觉得这门生意不错,便提议全家一起到台州种藕。
农耕并非单一的体力活,它需要技术的支持,老夏一家在种藕初期就吃了许多技术上的亏。“刚开始,莲田的种植地点选择错误,我们也不懂肥料的具体调配,再加上市场也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好,第一年便亏了几万。”夏献知告诉记者,好在他们及时作出调整,重选种植地点,在一路摸索中慢慢走上了正轨。
每年的7月底开始,老夏一家便迎来了一项艰苦的工作——挖藕。为了保持藕的鲜嫩,老夏将挖藕的时间定在了每日下午。他们吃过午饭,小憩一会儿,为下午的挖藕工作储蓄体力。下午两点之前,父子俩准时醒来,换上防水裤,带上工具便向着藕田出发。
20亩荷塘里,部分荷叶已被砍倒,耷拉在水面。下午三时许,水面上已经浮有上百根莲藕,大的有四五节长,小的也有两三节长,节节相连,似乎在诉说着挖藕人一下午的劳动成果。
挖藕是项体力活,要想挖出完整的一段藕更是需要耐心。荷塘水齐膝高,但因莲藕长在淤泥底下,老夏父子俩很小心地向前挪着步伐。他们时不时向淤泥中探下手去,小心地用水枪为藕“松土”,在淤泥中,用手估摸藕的大小,冲开淤泥后,将整根藕拔起。“技术不难,关键是熟练。新手容易掰断藕,这样就卖不了了。”夏献知一边示范一边为我们讲解。
老夏还告诉记者,每年农历六月,藕就开始成熟了,这一下水就挖到来年清明。这个季节里的藕田闷热难熬,老夏他们没挖多久便是一身泥巴一身汗,为了不让汗水流到眼睛里,他们常常没挖多久就要停下来,擦拭脸上的汗水。这段将近四个小时的挖藕时光是一天中阳光最热烈的时候,他们都得弯着腰泡在泥水里劳作,一个夏天下来往往要脱掉四到五次皮。
老夏还告诉记者:“到了冬季,下水就得穿上皮袄。可即便如此,长年累月下来,风湿已成了大多数挖藕人的职业病。”
老夏是靠手工挖藕,几年挖藕工作下来,记者注意到,他手指中已嵌下洗不净的淤泥,指关节也比常人粗了许多。
为了高效操作,老夏和大多藕农一样用上了高压水枪。弯腰在泥水里摸索,等摸到藕之后,再用高压水枪把莲藕附近的淤泥冲走,如此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与力气。
“高压水枪为挖藕带来了一些便利,但在使用过程中用力分寸的拿捏难度却增加了很多,打泥要准,用力要稳。”老夏介绍,不管是将藕从淤泥中拔出还是后续清理表层淤泥,都需要小心谨慎,藕一旦破了相或者弄断进了淤泥,那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老夏的儿子夏国庆告诉记者:“今年受天气影响,藕的产量有所降低,但价格相对就提高了,根据藕的品相不同每公斤售价在8-24元不等,明年我们准备再种植2亩的大棚藕,这样的话全年都有藕卖了,能继续创收。”
“挖藕很苦,但苦久了也就不觉得苦了,都习惯了。”老夏笑笑,并不多说其中的艰辛。正如他所说,努力的时间总是很长,很多的辛苦也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被习惯,被遗忘了。
接着,老夏和儿子一起将挖好的藕装上塑胶筏子,用水枪冲洗一番,再小心地装框。“藕长期暴露在空气和光照中会破坏它的口感风味,还要裹上黑色的湿棉布。”夏国庆一边说话,一边手脚不停,熟练地往三轮车上装藕,不知不觉间已装满整整一车。就这样,他们当日的工作也就进入尾声了。
老夏家的藕不赶批发的潮流,走的是零售的路子,他们老两口在黄岩二桥菜场租了一个小摊子,每天上午老夏出去摆摊,儿子则去赶集市。每天下午他们又要赶回荷塘,挖够第二天上午销售的量,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保持藕的新鲜。
到了晚上,这些新鲜采摘的莲藕就会走上市民家的餐桌。糯米糖藕、排骨炖藕汤、炒藕丝这些都是黄岩百姓家里餐桌上的“常客”。多少人知道这盘中藕的背后,是藕农几年如一日的辛劳付出。








来源:今日黄岩

麻烦 发表于 2019-9-11 08:28

收成不错

红色之家 发表于 2019-9-11 14:17

收获满满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藕农辛劳付出 喜迎收获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