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台州老行当
图为黄岩区江口白龙岙村用来榨油的石碾盘。
木偶戏
木偶戏是由艺人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又名傀儡戏。木偶根据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杖头木偶和提线木偶等。过去我们台州温岭等地演出的是提线木偶戏,我们俗称它为“挈木头”,是台州的一个老行当。
木偶的头部是用防腐的木材雕琢脸部轮廓而成并用颜料画出五官,身子是用竹子编制的小竹笼,然后将头部和身子拼接在一起,再套上裁缝裁制的戏服。最后用一块线板分别用多根丝线联系着木偶的头部、双手、背部等关键部位,这样一个提线木偶就基本完成。人物有 “小生”、“武生”、 “花旦”、 “青衣”、 “红脸”、“花脸”和“丑生”等,脸谱各有特色,忠奸分明,男女老少各有特征。
木偶戏“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提线木偶戏的舞台大多是露天舞台,背部设有遮挡操纵者的帷幕,遮蔽木偶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吸引观众。
木偶戏表演时,木偶提线人持线板站立于幕后操纵木偶表演,他们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音乐曲调有平板调、喜调、哭调和叹调等,演唱时多用帮腔来烘托气氛。
木偶艺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除了艺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木偶人造型艺术和操作装备也是吸引广大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造型艺术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设计,提线木偶高2.2尺左右。关键部位均系有提线,一个木偶最多可达三十多条,至少也有十余条,其中孙悟空木偶系有25条线。如进行特技表演还根据需要增加若干辅助提线。演出时,木偶提线人有时候还要用牙齿咬住其中的一些线,或将提线套在手臂上。提线木偶的表演,要通过提线的操作,使木偶像人一样活动起来,同时木偶提线人口中还要念唱旁白,提线人没有一定的功底是演不好的。木偶表演各种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艺的水准,完全取决于提线人的操作技巧,这是提线木偶表演艺术水平高低的关键。
过去木偶艺人在农村各地庙会、庆典场合等演出木偶戏,唱腔有乱弹、越剧和京戏等。木偶戏演出的剧目大都取材于古典小说以神话剧为主,有《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牛郎织女》、《白蛇传》和《水漫金山》等戏曲。
木偶戏在我国源远流长,2005年5月,木偶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岭木偶戏在2009年6月也被列入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文艺战线百花齐放,各种文化娱乐五彩缤纷,目不暇接。相比之下,那传统的演出,规模较小的木偶戏,观看的人数就相对少了,因此,木偶戏这老行当在我们台州也渐行渐远。
榨油
榨油就是将植物的籽经过加工,榨成油料。过去农村有好多这样传统的手工作坊——榨油坊,我们台州就有榨油这个老行当。
传统的手工榨油坊,是由一个双灶台、一个碾盘、一根硕大的榨槽木和一个悬空的油锤组成。榨油坊一般都建在水源充足、绿树掩映的小溪边。
传统的手工榨油操作流程有十多道工序,每个环节都是靠手工完成(以榨菜油为例):
第一,筛籽。油菜籽收来后,首先用风车筛去杂质。
第二,炒籽。将菜籽放入灶台大锅之中炒干,炒干的标准是香而不能焦,炒时要控制好灶台火候的大小,这关系到能否榨出香而纯的油。
第三,碾粉。是将炒干的菜籽放到碾槽中,由牛拉或水车带动碾盘将油菜籽碾碎。碾的粉越细越好,出油率也就越高。
第四,蒸粉。蒸粉是一道较关键的程序,当油菜籽碾成粉末之后用木甑放入小锅蒸熟,一般一次蒸一个饼,蒸熟的标准是见蒸汽但不能熟透。
第五,踩饼。将蒸熟的粉末填入用稻草垫底圆形的铁圈之中,踩压成粉饼,一榨50个饼。
第六,入榨。将粉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槽内右侧装上木楔就可以开榨了。手工榨油坊的“主机”是一根粗大的“油槽木”,长度必须5米以上,切面直径不能少于1米,树中心凿出一个长2米,宽40公分的“油槽”,油坯饼填装在“油槽”里。
第七,插楔。插楔要两个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木楔分两排,一排胀紧则另一排松开,再胀再松。安放木楔是个技术活,一般由榨房的大师傅亲自操作。
第八,撞榨。掌锤的师傅,执着悬挂在空中大约30斤重的油锤,悠悠地撞到油槽中的“进桩”上,于是,被挤榨的油坯饼便流出一缕缕金黄的清油,油从油槽中间的小口流出。
第九,出榨。经过2个小时后,油几乎榨尽,就可以出榨了,出榨的顺序,先撤“木进”、再撤木桩、最后撤饼。
第十,入缸。将榨出的菜油倒入大缸之中,并密封保存。
传统榨油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古法木榨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考究,都有其要诀所在,如火候、力度、时间等。
20世纪70年代以前,榨油坊是我国植物油提取的重要场所。那时主要压榨油类有两种,一是食用油,原料为花生、大豆、油菜籽、芝麻、棉籽等。二是照明和工业原料油,主要是桐油。榨油出来的油渣统称为干饼,例如豆饼、花生饼、棉籽饼皆是上好的饲料和有机肥料。
传统的木榨榨油是个古老的手艺,现在很少有人用这样古老的手艺来榨油了。一是麻烦,木榨工序繁杂,需要大量的人力,工时成本高,二是出油率比机榨低。因此,榨油这个老行当在我们台州也早已消失。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
来源:台州晚报 石碾盘小时候看到过 {:1_12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