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 发表于 2018-12-31 09:30

黄岩与临海的 一条南北分水岭 ——探访头陀与尤溪交界地


朝北的界碑标有“临海”字样


临近分水冈的民居院落


临近分界点的一个中心聚居地



蔡龙水库



上了半山腰,我先去看蔡龙水库,入库处修了铁栅栏,我从空出一人的位置猫腰进入,是临山的小路,路旁长了红枫树、结了茶果的油桐树等植物,水库大坝离道口百米左右。正值秋天,蓝天绿水富有层次感。从大坝上方的一块石碑所记述的文字来看:蔡龙水库大坝位于黄岩头陀镇分水村,元同溪支流十二坑溪上游,和下游十二坑水库形成叠库。建于1958年4月,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供水的小(二)水库……

“叠库”是“重叠库容”一词的缩写,百度百科解释道: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又称为结合库容,共用库容。这部分库容汛期腾空作为防洪库容或调洪库容的一部分;汛后充蓄作为兴利库容的一部分,兼有防洪兴利的双重作用。

水库大坝立面为一块块规则不一的菱形石,中间铺的方形石阶,整体看上去互为映衬,又非常和美。

回到道口,马路对面就是唐源山庄了,我问了问一位留守山庄的大伯,说是山庄现在不对外营业,当年作为农家乐开发。

向北而行约半公里,就是分水村原村部所在地了,村牌有三四块,挂在一栋临马路的两层楼一侧。这是该村未整体搬迁前的村办公所了。

如今,分水村已搬到头陀街不远处,属于高山移民新区。

分水村原是行政村,迁村加上最近并村后改名叫元同村,元同还是取自老地名,元同溪水来自风水冈。原分水村位于头陀镇最北部,由分水冈、杜家山、石大平、十字路四个自然村来组成,东接横山,南邻中岙,西与瑞岩相毗,东北与划岩山相望。村北部与临海以一条山冈为界,这条蜿蜒曲折的山冈,因水沿此南北分流,被唤作分水冈。村亦因此得名。

我走到山路的制高点——山冈,就在两地的交界地上,分别立有“临海界”“黄岩界”的路牌,相隔十来米。

在邻近交界点的黄岩地,还留有一些老民居,临路有个小院落,一头晒着三捆柴爿,另一头晒三捆尖头的椽子。马路边还有一间小店,过去人们沿山路行走于此,饥渴时,小店成了行人的补给站,有好酒者在此喝碗老酒,手撮炒豆当下酒菜,倒也其乐融融。

历史上,两地的分界线依据流水的走向来划定。

而真正的两村分界点,时下还留有一排民居,民居前一块狭长的空地,两处近在咫尺。听当地一位老乡说,空地属于黄岩界,而这排民居属于临海界,过去这两处地都叫分水。在分水岭,我看到于2009年由国务院立的界碑,朝北标有“临海”字样,朝南写有“黄岩”两字,这是最权威的界定了。虽然部分被柴禾遮挡了,但大部界碑露出在外,在阳光下熠熠发亮。

“分水”这个地名让人联想起“分水岭”一词,表示分界线之意。

“分水”这个地名,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有,在台州有路桥的原分水公社。黄岩头陀镇的分水村,与临海尤溪镇交界。

黄岩与临海接壤的山区边界公路有多条,而近年改建的一条边界公路是从分水村穿过到尤溪的。

仲秋时节,我沿着头陀镇溪头村向西,开始盘山爬行,山路并不陡峭。多年前,我曾和友人沿着两边茂密的竹木林之间的泥石路,又窄又陡的原始山道,惊险地穿梭了两三个钟头,才一路从黄岩巅到尤溪。但眼下,这些山路全被修造成至少三车道的水泥路了。

来源:台州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岩与临海的 一条南北分水岭 ——探访头陀与尤溪交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