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鸿儒王棻
王棻手迹
王棻画像
一、不贪温饱负平生——王棻的人生轴线
王棻(1828—1899),字子庄,号耘轩,台州近代著名教育家、经史学家、方志学家,为一代学术大家,对黄岩乃至台州文教产生深远影响。
这样一位近世宿儒,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以下撮取《王棻年谱》(严振非、王恒正整理)之大要,梳理王棻人生中的重要节点,以还原其简单却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道光八年(1828),王棻生于黄岩东郊柔桥,父亲王维祺(黄中书院时期的学生),为本县增生(一等秀才)。少时,王棻家教谨严,4岁读《千字文》《三字经》等。5岁至8岁开始读《孝经》《论语》,养成了刚正耿直的品格与勤奋好学的习惯。
道光十九年(1839)至咸丰元年(1851),先后师从吴素吾、林香泉、姜文衡、黄濬、李飞英等著名文士,打下坚实的儒学基础。12岁考中生员。15岁时关注鸦片战争,常谈论经世之学,同学皆笑之。21岁编纂《九峰山志》。1850年就读萃华书院,成绩名列前茅,第二年肄业。
咸丰二年(1852),因家道中落,开始教书生涯。教书之余,精研学问,著述颇丰。
同治元年(1862),吴存义督学两浙,重其学行,取为优贡生。同治六年(1867),40岁时任处州(今丽水)莲城书院山长,7月,赴省城秋试中举,名列第七。其后几年,因两次应试不第,遂一意讲学著述。
同治九年(1870),43岁,任九峰书院第一任山长。王棻在四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曾历任处州莲城,黄岩九峰、清献和文达,温州中山、东山、肄经,太平宗文,临海正学,江西南昌经训等地书院山长,成绩著卓,影响深远。
光绪十年(1884),57岁,辞江西经训书院职,学使洪钧赠银三千两,以此金购《古今图书集成》两部,一部赠九峰书院名山阁,一部藏知非求是楼。
光绪十三年(1887),60岁,学生王彦威考取军机章京,谒见王棻,王赠诗以勉。
光绪二十一年(1895),68岁,外甥(亦学生)喻长霖高中榜眼,撰《贺喻甥志韶登第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71岁,总纂完成《杭州府志》212卷。经浙江学政徐致祥荐举,朝廷特赐内阁中书衔(从七品)。十月归家,撰《读勤学篇书后》《再读勤学篇后》。
光绪二十五年(1899),72岁,居家著书。十月三日,生母何宜人逝。十月二十日,王棻病逝于家。
综观王棻一生,确实十分简单,无外乎读书、教书、著书,与书相伴终生。其不平凡也恰在于此,几十年如一日,皓首穷经,乐此不疲,实属难得。而其成就正在于此,著作等身,桃李满园,开一代风气之先,功莫大焉!
二、要使滨海变邹鲁——王棻的文教成就
黄岩频临东海,山川险阻,自古人文不昌。到宋室南渡,文人学士大批南迁,台州作为辅郡,一时人文蔚起。南宋乾道九年(1173),大儒朱熹被贬任“提举天台崇道观”,因是闲职,第二年春游历黄岩时被聘至樊川书院讲学。由是,黄岩文风大振,科举入仕者众,经史名家辈出,而被誉为“小邹鲁”。然朝代更迭,黄岩频遭劫难,入清以后,海禁森严,文风颓废,礼义衰微,民俗日坏,以至进士“绝榜七十年”。到了晚清,黄岩文风稍振,然亦是多事之秋,值此沧桑巨变之际,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王棻身怀寥廓之志,以赓续黄岩文脉,“要使滨海变邹鲁”。
为实现如此宏愿,王棻从发明学术、表彰先贤、启迪后进三个方面入手,不懈努力,矢志不渝,经过几十年的积淀,终于蔚然成风,促成黄岩乃至台州教育之勃兴。
发明学术,当是读书人之本职,亦或是读书人之乐趣所在。其之于社会,意义重大,王棻对台州,尤其黄岩文教能有如此贡献,便是基于其精深的学问与醇厚的学术素养。
学术之要,在于实事求是。王棻将自己的藏书楼命名为“知非求是楼”,犹如座右铭,让自己时刻谨记为人做事、学问之道要以实事求是为指归。学生王舟瑶言:“柔桥先生以朴学名,其说经实事求是,不分汉宋。”吴兴藏书家刘承幹亦这样评价:“当时海内指目‘二王’(指同光间台州学问杰出者王棻、王咏霓),而柔桥尤为朴学。”朴学,即质朴的学问,是一种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的朴实的治学学风。
王棻学识之渊博,持论之公允,著述之宏富,自是让人望尘莫及,高山仰止。据统计,其著作共计34部734卷,“吾台近儒著书之多,推先生为最”。其中,经史方面的著作有《经说偶存》《六书古训》《史记补正》《汉书补正》《重订历代帝王年表》《明年表》《大统平议》《大礼平议》《明大礼驳议》《中外和战议》《柔桥文钞》等。
王棻学术生涯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修志与裒辑乡邦文献。其意图就在于表彰先贤,传承文脉,启迪后进。
王棻认为方志为一邦文献所系,必须传信,益于教化,有利于民生经济。所以,其在修志方面非常用心,花费了许多精力,可以说是王棻学术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方志理论研究及编纂实践取得了相当成就。他主修的志书有《黄岩县志》《永嘉县志》《青田县志》《太平县续志》《仙居县志》《杭州府志》《谢氏赤城新志校注》等,部部堪称佳构。梁启超也曾高度评价王棻在方志理论方面的精深研究。当然,也有学者在评价光绪《黄岩县志》时,认其也存在着浓重的乡土观念及偏狭的地方色彩等不足之处。不过,反过来想想,这也恰恰反映了其对家乡的真挚情感。
他的这种情感还体现在对乡邦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上。同治七年(1868)赴京应试时,王棻曾向京师皇宫书籍保管官司侍御钱桂森借得明旧手抄本《杜清献集》,日夜抄录,带回黄岩,并撰《杜清献年谱》1卷作为附集一起付梓。王棻还向瑞安孙冶让的“玉海楼”借得台州失传古籍抄本,刻印了宋朝车若水《脚气集》、明方孝儒《逊志斋集》等乡贤遗著。
王棻广征博采、详加考据,从浩如烟海的正史、方志、野史钞本中辑出自晋以来讫于清末1600年间337位台州乡贤先哲,将他们的传记、遗书、诗文,分门别类,萃于一编,是为《台学统》。《台学统》共100卷,工程浩大,王棻不辞辛劳,耗费心力,致力于此,目的不外乎,传承文脉,教化后进。其学生(外甥)喻长霖如此评价此书:“先生有志绍述先哲,其《台学统》一书,裒辑乡邦遗献,尤惓惓于气节、躬行之学。大声疾呼,欲藉以提携后进,厥志甚伟。”
王棻在学术上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从本质上看他是一位儒者,而儒者天然便是一位教师,这是他的职业,也是终身矢志不渝的追求。
王棻25岁开始教书,直到去世,历四十余年,未有停歇。讲学之书院虽遍布各处,然仍以黄岩最久,影响亦是最久远。台州近代著名学者喻长霖、王彦威、王舟瑶、章梫、管世骏、黄方庆等均出于门下,影响所及开一代风气之先。
作为传统的儒家,王棻在教育上主张志存高远,德行为先,其在《六劝示儿日恺》中所列第一为存心,即心术要正、明理通达;第二曰立志,认为“以道德为志者圣贤也,以劝业为志者豪杰也,以经术文章为志者士人也,以科名利禄为志者庸人也。”教育子女、弟子立志首重德行,轻科名利禄。他自己也崇拜有德行的人,如著名哲学家刘宗周,不愿做清朝的官,人称“蕺山先生”,王棻把自己的住处也取名“仰蕺山房”,以示敬仰。王棻这种“学为明理义,不为功名利禄”的观点,对其学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源:今日黄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