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 发表于 2018-10-28 09:54

黄岩头陀的 童襄民居

一处近现代历史建筑










我这次从头陀镇的店划线(头陀店头至划岩山)自南向北行至数公里,然后折向西的支路(当地人说向龙王坑的方向)。其实,茭白之乡的龙王坑村与历史文化名村林公村相邻,这两地离早先有名的百丈柑橘场不远。

那么,本文要说的童襄民居在什么地方,与这两个村又有什么关系,童襄又是何方人士?下面我会加以介绍。

童襄民居位于林公自然村,其故居被列为黄岩区历史建筑名录,我在网上看到公示期在2017年12月8日至14日,当时为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资源体系,实现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加强对区内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按照《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确定了第二批黄岩区历史建筑的推荐名单,共计21处,童襄故居列入其中,予以公示。当然,公示期后,童襄故居被正式登录入册。

村庄在秀丽的山麓下,不远处环绕着虽不高却线条颇有起伏感的峰峦。

童襄故居坐北朝山,正门前横陈了一条不浅的溪涧,只是眼下已是农历九月,水域分布不一,与卵石相间,溪边砌了齐腰高的桥栏,是实心的。溪上分别架了两座石座,其中一座桥通向正门,另一桥通向民居处。正台门两侧嵌有青石条,门头是灰砖砌的,抹了灰,也嵌了一块方形石条,由一副刻的楹联来映衬,门两边是高高的院墙,墙头长了杂草,随风摇曳。

有两三人高的院墙,一般人想徒手翻越进来,决非易事,可想童襄想筑高墙之用意了,他是民国时期的少将,而且在抗战时期,随时会遭受日寇特务暗杀,这样的墙头得有贴身人把守。院墙临溪,旧时建筑讲究风水,出于防备,前门只有一个台门进入,而在东侧有三边门,西边无门通向山路,不知过去是否有门,这样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少将应对不时之需随时出逃,或暂时隐匿于山林。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西侧院墙坍塌了,尚留不完整的边门,墙头缀有灰雕。

从台门进入穿街屋一样的过道,过长方形晒谷场般大的道地,一栋两层排屋,我数了数共七间,是故居的主体建筑,主要用来生活起居,楼底一排每间是拱券形的,二层一排是落地或半落地窗,走廊护栏与一楼的门楣间饰有花鸟、虫鱼、瑞兽之类的浮雕,底楼西侧标有门牌“林公村林公院129号”,“林公院”三字让我似懂非懂的。这天,遇上一位老者,穿了绿军衣,有关往事老人只能片言只语,无法连贯。

我从“忠义救国军真面貌”等资料上考查,对童襄的身世简单归结如下:

童襄,黄岩人,民国少将。黄埔四期,长期在军统从事特务工作。

1938年冬成立金华通讯处,童襄为主任,负责军需物资的转运,忠义救国军高级干部来往的招待,并为派往上海的干部设法提供交通船只及掩护办法;

后任军统浙江站站长;

1942年任忠义救国军广德办事处处长,少将。

现在的村庄的合并之后,通常取两村的一个村名关键词,然后加个“新”字,比如黄岩头陀镇的林公村与龙王坑村并村之后叫“林龙新村”,似乎这样于两村来说皆可接受,已屡见不鲜了。但对地名志来说,却是让原村的地名失去了历史文化意义。

来源:台州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岩头陀的 童襄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