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林姓,福建迁入
每年的农历四月或九月,有一些台州林氏后人,暂时放下手中的活,安排祭祖的日程。
四月初四,是全国林姓始祖的生日。最多的一次,2014年四月,台州林氏后人500多人,赴河南祭祖。台州林姓从福建迁入,每到九月,台州林氏后人也会自发到福建祭祖。
近年来,台州比干文化研究会成立,有些林氏后人成了会员,继续探源林姓、追寻林姓先祖的足迹。
林氏起源河南
据《史记》记载,林姓是殷商王族比干的后裔。比干是商纣王父亲帝乙的弟弟,官少师,有贤德,忠心辅助纣王治理国家。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残暴腐败。比干目睹商朝有亡国之兆,敢于冒死向纣王提意见,纣王不听忠言,将比干剖腹挖心而死。
据最早《林氏正宗源流族谱》序中记载,比干丞相被纣王杀害,其时,夫人陈氏身怀胎儿,与婢女四人逃难,避在河南卫辉西北深山密林的一个石洞里,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泉,字长恩。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封比干墓,求贤人后,夫人将男孩归周。周武王因男孩生在深山密林,赐姓林氏,改名坚,食邑博陵,世为大夫。今河南卫辉市有比干墓、庙,还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卫辉市也成为林姓祭祖朝拜胜地。
如今,林姓在我国南方所占人口比例更高,特别是在福建省。福建晋安林氏世系,在唐末王审知(闽王)之乱中,纷纷逃难外迁,其中两支迁居浙江,有长城林氏世系和浙杭林氏世系。
黄岩林姓人家多
据记载,台州林氏在唐末、五代十国、宋朝时基本从福建莆田迁居。林姓曾是黄岩大族。民国《黄岩县新志稿》记载:黄岩县林姓总户数4544户,占黄岩县人口第五位。
《黄岩戴家汇林氏宗谱》记载,莆田林氏迁入黄岩有18支,分布在黄岩的各个地方,如澄江古竹林氏始迁祖林取繇,宋南渡时从莆田迁居黄岩临古;新前前洋林氏(戴家汇林氏)始祖林勋,五代十国时从莆田迁居黄岩景贤巷,晚年筑室黄岩太平半岭(今温岭半岭),明末履川公从太平半岭迁居黄岩戴家汇;灵济上林林氏,林天祥于五代十国避闽乱从莆田迁居黄岩委羽山,十三世转迁上林;井头林林氏(长浦茅林)林允仁,宋代从莆田迁居长浦井头林。此外,还有新前双丰林氏、上洋莆田林氏、沙埠林氏、新桥林氏、路桥石曲林氏、高桥林氏、王林林氏等。
近代著名人物
东禅巷是黄岩的一条千年古巷。如今,在这条巷子里,还留有一点林氏后人的故事。
现为黄岩区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30年的林蔚故居就在那里。林蔚曾是民国国防部次长,他建的房子是黄岩城第一幢西式小洋房,主体建筑迄今保存完好。
还有一条巷,宋代称景贤坊,明代叫景贤巷,清代改名道义巷。二十世纪后期,道义巷行政区划并入东禅巷。
在宋代,景贤坊的林鼐与林鼒就很了不起,兄弟俩都是朱熹的门人。
朱熹在台州不仅留下了学者讲学的身影,也留下了体察民情的官员形象。北宋时期,台州曾建有四个水闸,因为年久失修,已经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朱熹认为,要改变台州经常出现水旱灾害的情况,必须兴修水利,建造水闸,同时确定了蛟龙、鲍浦、金清、长浦、仙浦和回浦(今温岭新河南鉴)等六座大型水闸的闸址。
林鼐与蔡镐主持、参与修六闸,为兴修黄岩水利作出很大贡献。林鼒是南宋时著名的学者,人称“草庐先生”。
黄岩林氏著名人物还有很多,明清75名正榜进士中有林璧、林灏、林克贤、林鹗、林之正、林闻鹤、林丙修7名(其中林璧、林克贤、林鹗为今温岭人),还有民国上将、国防部次长林蔚(1889年-1955年),民国少将林济洋(林蔚长子)。
台州比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林文彬,拿出《古竹林氏宗谱》,介绍他们这一支脉的近代名人:林显扬民国时任镇江要塞司令,为浙江省首任总督童葆暄的保定军校同窗同学;林曦祥(中央军校第六期毕业)民国时任整编第七兵团参谋长,参与“台儿庄大捷”任安陆日俘管理所所长;林善文,台湾大学物理系毕业﹑台湾清华大学博士;林慧国,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财经大学﹑北京钢铁学院,获双博士学位,世界各国钢号手册及国内钢铁加工书籍的总编。
来源:台州晚报 {:1_145:} {:1_129:} 军统局长贺耀租,副局长戴笠和待从室林蔚的档案。 林蔚早期照片。 其子林曦祥 {:1_145:}{:1_145:}{:1_145:} 最近有出书了。 过河532 发表于 2021-4-9 20:32
其子林曦祥
网上能看到黄埔军校浙江台州籍黄岩篇 黄岩宁溪出将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