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爱心伞“走散
【台州日报】莫让爱心伞“走散” 2016年03月29日 09:25 来源: 台州日报 【进入论坛】 半个月前,为了给市民出行提供方便,黄岩环保志愿者协会在黄岩14个公交车停靠站设置爱心伞专柜。这些伞上都有“爱心伞”标志,不上锁,供市民免费使用,市民用后归还至任意一个爱心伞专柜即可。运行至今,400把爱心伞剩下不到160把。该协会会长王金熙表示,一开始怕出现哄抢局面,不少义工在爱心伞专柜蹲点守护,如今还能剩上百把,已经超出他们的心理预期了。(台州晚报,3月27日,3版)新闻最能反映社会人心。详读这则新闻,义工们在设置爱心伞专柜时,最怕的居然是哄抢;400把爱心伞被市民拿走大半,居然已经超过义工们的心理预期——义工们对市民的期望何其低。一把伞就暴露了市民的素质水平。面对这样的事实,叫人有些无奈。
分析爱心伞“走散”的原因,无非两个字:自私。也许有人会辩说,把爱心伞占为己有的是路过黄岩的外地人,是在黄岩务工的外来务工人员,是不方便归还的乡镇市民……这些当然都有可能。但是,那又怎样呢?在每一个人无偿使用爱心伞的时候,他都应该考虑到这把伞的归还问题。如果想过这个问题,他要么选择及时归还,要么抱无所谓的态度,要么不还;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没想到,那只能说明他直接把爱心伞视为天上掉下的“馅饼”了。还有这样的人:明知还伞无期,而又很需要这把爱心伞遮挡风雨。这样的人应当事后联系黄岩环保志愿者协会,说明情况,以其他方式还伞。
爱心伞使用与归还,实质上是黄岩环保志愿者协会与市民的一项无约束的约定:市民免费使用,也请自觉归还。可惜,许多人违背了这项“约定”。
近年来,社会上有一种很强的声音,痛惜诚信缺失。仔细想想,是谁把诚信弄丢了?不正是我们自己吗?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是否都够诚信,做事都够光明磊落?从爱心伞“走散”的现象看,这半个多月来,就有240多人在归还爱心伞这件事上不够诚信。
传统儒家文化非常强调“慎独”,因为先贤深刻认识到人身上的恶,只会“正大光明”地暴露给自己看到。一个人在无任何外界监督、约束的情况下,呈现出来的善和恶,才是他的本来面目。这个面目,唯有自己看得最真。“慎独”就是要求有自我反省能力的人,在这种状态下反观自身的恶念头、恶欲望,然后自我否定,从而真正在思想上提升自己的境界。
这也就是人人身上都有的向善之心,但它很脆弱,一点点利益就可能让人产生恶念头。
一个人希望社会向善,首先要自己向善;希望社会和谐,首先要自己和谐。
爱心伞“走散”现象,值得每一个人反思。因为,在其他类似的事情上,我们就可能是顺走“爱心伞”的那个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