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是怎样炼成的【4】
第四章节 初出茅庐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以后,各行各业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为了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也为了市场的欣欣向荣,我特向贵所申请领取营业执照一份。经营服装鞋帽之类,地点是流动经营。我保证不欺行霸市,不投机倒把,力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商贩。还望贵所予以批准,侯望,感激。申请人,“曹志杰”。某年,某月,某日。云云。这是当年我做小生意时,营业执照的申请书。从此,我正式地踏上“社会”,这个人生的大舞台。
事实在戏校解散了以后,我就随同乡先是到位于洛阳谷水的一个砖厂里打工。砖厂是隶属部队里面的一个外语学院的。我们村子里一个叫 “安”的人承包了过来。于是,他带着我们村子里的几十号人,再加上外村外地的几十号人一起,到这里谋生活。那个年代一天顶多能挣几元钱,除了吃喝拉撒,便所剩无几了。
没有上过大学的我,在外语学院里出出进进,感受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心里有荣耀,有羡慕,有嫉妒里隐着的莫名的恨。
在砖厂的一年里,虽然很累,但也结识了许多工友,再加上处身于文化的最高殿堂里。那种温馨和快乐的时光,到也觉得其乐融融。
之所以提到砖厂,是在这里结识了两个工友,两个使我终生难忘的人。一个是本村叫“友良”的。我的音乐启蒙老师。一个是临村叫“晓坡”的,引领我走进商海起伏的第一人。
先说友良老师吧,说是音乐老师 ,其实他是不懂音乐的。但他极具音乐的天赋。他并不识乐谱,却能吹的一口好口琴。在工作的闲暇里,算是抒发情感,也算是苦中作乐。那悠扬的琴声,时而心潮澎湃,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又如流水潺潺。每每闻之,总能触痛我的心怀。于是,套近乎,买来口琴,拜师学艺。
无论你学什么技术什么手艺,若没有持之以恒的热情,和不厌其烦的反复磨练,都可能是前功尽弃的。于是,那个钻研,那一份执着,那一颗痴心,是常人不可能理解的。
当时我节衣缩食,用省下来的钱买来许多的音乐书籍,什么“怎样识简谱”,什么“流行音乐”,还有各种流行歌曲的版本,没日没夜,茶余饭后,工作的间隙,口琴随身携带。各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都成了我追梦的练习所。日复一日,再加上我在戏校里的那一点点乐理知识作底垫。终于,在漫漫的努力中,我有了自以为是的炫耀资本。
至今还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学吹的是“妈妈的吻”,“十五的月亮”,“我的中国心”,等等,当然还有一些经典的革命老曲。于是,走到哪里就吹到哪里,,吹到哪里,哪里就响起了我自豪的纯真。在那个时节的清贫苦日子里,确也增添了许多美滋滋的成分。
以至于以后还自学了吹笛子,弹吉他都是此时打下的音乐的基础,学起来得心应手了许多。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话说第二个工友我们邻村的叫“晓坡”。我们在一起干活的时候相处的挺好。但是他没有干到年底,就不干回家了。后来听说赶会卖衣服,心里便痒痒的,跃跃欲试。心想,打工多累啊,又挣不到几个钱,经商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啊。于是,到了年底,登门拜访,取回真经。
在工友晓坡的指引下,我和另一个工友我们一个村叫“黑龙”的一起,领取了营业执照,拿着在砖厂一年结余的几百元辛苦钱,跑到开封的相国寺旁边的一个批发大市场内。进回若干的衣物,开始了我人生初出茅庐的,商海沉浮。
赶庙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那个时候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后边驮着一个大包裹。天不亮就出发,因为去的晚了就没有好位置了,所以是越早越好。 且那个时候的自行车都是加重的,最大号的哪一种。人小车大,蹬起来是非常吃力的。(那个时候也没有小型的自行车)。
等赶到某个地方后,把自行车一字摆开,一个车与另一个车间的距离大约在一米多到两米之间。再用两根竹竿支撑,上面铺上帘子,帘子上面摆上我们的货物,单等天一亮,开始营业。
春夏还好过一些,特别是到了冬天,早起迎着凛冽的寒风,手冻的像红萝卜,脚冻成了发面馍,那个苦啊,至今还在心中打着寒颤。
由于资金少,而且也没有做生意的经验。再加上那个时候做这个生意的人也很多。于是乎,整个会场卖东西的比买东西的还要多。起早贪黑,东征西战。苦了一年有余,终于坚持不住,败下阵来。初出茅庐,以失败而告终。
注;待续第五章节,再度沉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