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能取代情人节吗?
今年的8月7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逐渐过上了西方的情人节。西方情人节的引入,不仅第一次使爱情和相爱中的人们有了自己的节日,而且还使得商家扩大了市场,在2月14日那一天成倍地增加了自己的营业额。然而,反对过情人节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这种声音认为,西方情人节至少有三种不同版本的来历典故,连西方人都搞不明白。中国人过洋人的情人节,大多都不能深刻感受这个泊来节日的精神内涵,实际上是一种崇洋的心理在作怪,是一种对西方文化生吞活剥似的接受。中国人有着自己的情人节,那就是七夕节,为什么偏要去过洋人的节日呢?因此,大家应当将本土文化中的七夕节当做“中国的情人节”来过。
中国的七夕节真的能代替西方的情人节吗?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两个节日的由来。
七夕节和情人节的由来
七夕节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叫“牛郎”的小伙子,生性聪明,为人忠厚,因父母早亡,便跟着哥嫂生活。牛郎受尽了嫂子的虐待,最终,牛郎带着曾被他救活的一头老牛,被嫂子赶出了家门。
一天,天上的很多仙女一起下凡游玩,并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将其中一个仙女——织女的衣服藏了起来。二人因此相互认识,互相爱慕,并结为夫妻。牛郎和织女婚后生有一儿一女,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但好景不长,王母娘娘知道后很生气,亲自来到凡间,将织女带回天上。
失去了妻子的牛郎悲痛万分。老牛死后,牛郎穿上用它身上的皮做成的牛皮鞋,挑着儿女,飞上天去紧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在天上划出了一道银河,将牛郎和织女阻隔在银河两岸。夫妻二人只能遥遥相守。千万只喜鹊为他们的爱情所感动,自发地搭成鹊桥,让二人在桥上相聚。王母娘娘无可奈何,只得允许二人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会于鹊桥。
从此以后,姑娘们便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抬头仰望星空,乞求天上的牛郎、织女星赐给自己心灵手巧,祈祷着自己能拥有美满的婚姻。
情人节
情人节在西方被称为“圣瓦伦丁节”(St. Valentine’s Day),是一个纪念爱情的节日。它的来源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公元三世纪,罗马皇帝克劳多斯二世是一个暴君。他发现,单身男子比已婚男子更加英勇善战,于是,为了得到更多更为勇敢的士兵,他下令禁止年轻人结婚。瓦伦丁是一个牧师,出于正义感,他无视暴君的禁令,经常偷偷为青年男女主婚。暴君发现后,将瓦伦丁牧师处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被处死的那天(2月14日)定为纪念爱情的日子。
通过对七夕节和情人节起源、内涵和寓意等方面的比较,我认为,中国的七夕节不可能、也不能够取代情人节。原因有四:
不同的背景与不同的联想
中国的七夕节讲述的是一个悲剧的故事:王母娘娘作为中国家长制的象征,代表着专制制度下家长式的独断。在中国文化中,家长是权威的象征,主导着家庭的一切事务,包括子女的婚姻和情感生活。牛郎和织女原本是在老牛的撮合下自由恋爱。他们结婚生子,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然而,他们的结合触犯了仙女不能下嫁凡人的天规,没有征得天国的家长王母娘娘的同意。于是,王母娘娘一气之下,不仅将织女带回天上,还在牛郎肩挑着两个孩子追到天上时,用发簪硬是在天上划出一道银河,将他们分割两岸,永不能相见。因此,牛郎织女的故事反映出,在古代传统的专制社会里,青年男女没有选择自己恋人和配偶的权利,一切事务,包括自己的幸福都由家长来做主。这是一个充满悲苦而缺乏温馨的故事。纵使有喜鹊搭桥这样美好心愿作为弥补,也难改故事的悲剧性质,让人联想的不是甜蜜和幸福,而是无望的等待,以及恋爱、婚姻的沉重和不自由。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的那样:“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没有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就是牛郎织女爱情和婚姻生活走向死胡同的最终缘由。
西方的情人节给人的是一种不同的联想。瓦伦丁牧师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神职人员,然而,他却无视权威和暴政,为相爱中的年轻男女主婚。虽然他被暴君处死,但他那不畏权贵、追求真理的精神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因此,西方的情人节给人们带来的是这样的讯息:追求爱情的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它使人联想到的不是暴君的凶残,而是瓦伦丁牧师的高尚。瓦伦丁牧师给青年男女带来的是解放了的爱情,故事之后便是一种轻松,以及青年男女追逐爱情和自由的愉悦的心情。
现实的生活与情感的超越
牛郎织女的传说反映的是中国人重现实、轻玄想的入世的生活态度。中国人追求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情感,而是男耕女织的现实生活。青年男女相识并相爱,很自然就想到了婚姻,想到了婚后的家庭生活。牛郎和织女相识并恋爱,导致的便是结婚生子。婚后,牛郎务农,织女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乡亲们,并教妇女养蚕、抽丝,织出光亮的绸缎。男耕女织,这是中国人最理想的爱情的延伸和结局。春华、秋实、冬藏,这是中国人理想的感情发展的脉络,“延续”是中国人情感的关键词。传统的中国人会认为,男女既然相爱,那有什么理由不想到结婚,不想到白头偕老,不想到使家族延续下去呢?于是,中国的哲学家会有一整套关于结婚的经验和理论,却很少触及或探讨过作为纯精神活动的爱情。
然而,爱情首先是一种情感,一种精神的活动,是恋爱双方灵魂的碰撞。如果硬要将爱情这种精神活动在情感的初期就与现实生活硬扯在一起,势必会放大爱情的功利特点,使一种美好的精神活动过于务实化,从而缺乏浪漫的气息,缺乏情感的超越。这就是为什么传统的中国人称恋爱为“谈婚论嫁”,并将对方的外在“条件”看得比两人精神上的沟通更为重要的原因。
西方人对于爱情的理解与传统的中国人有较大的出入。他们注重的是一种更为原始的情感,一种发自内心、不受任何外界事物干扰的纯精神的活动,一种以自由为基调的爱情观。他们更注重爱情的浪漫特点,追求的是此时的精神愉悦,向往的是片刻的激情放纵,捕捉的是瞬间的鲜花灿烂,渴望的是霎时的光彩炫目。因此,西方人对爱情有着超越功利的理解和思索,几乎每个哲学家都探讨过爱情。
由于中西方对爱情的精神性和现实性有着不同的理解,使得两种节日的内含和载体迥然不同。在中国的七夕节,全国各地的风俗和庆贺方式有上百种,大多适应于农村的生活,与现代生活无缘,而且都与未婚女子“乞巧”有关。乞巧的目的就是祈求心灵手巧,能干家务,会做针线活,将来嫁个好人家,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如在浙江杭州等地,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女孩对月穿针,祈求织女赐以女红巧技。在绍兴农村,一些待嫁少女会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躲在南瓜棚下,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日后便能得到牛郎织女般的婚姻。相比之下,在西方的情人节,相爱的男女在这一天,男子向女子送上玫瑰花,女子向男子送上巧克力,既简单省事,又活泼浪漫。现代人还常常相约出去享受“烛光晚餐”,浪漫的气息更添几分。
群体的节日与两人的世界
对比一下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我们还发现,中西方欢庆节日的主体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中国,七夕节似乎是妇女,尤其是未婚妇女的节日。姑娘们在这天晚上会进行各种乞巧游戏。有的游戏叫“验巧”,即姑娘们用穿针引线的方式来检验是否手巧;有的叫“赛巧”,即姑娘们做些小物品,比赛看谁的手艺更巧;有的叫“乞巧”,即姑娘们摆上些瓜果,祈求牛郎织女或上天赐予自己心灵手巧的本领。在山东某些地方,七个要好的姑娘常常在这一天聚集在一起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传说吃到钱的就有福,吃到针的就会手巧,吃到枣的便会早婚、早生贵子。总之,这一天是姑娘们的节日,但并不是相爱中的男女双方共同的节日。这些乞巧的活动既反映了中国的妇女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揭示出妇女在婚姻中的从属地位,祈求通过心灵手巧、照顾家庭、相夫教子的方式来赢得丈夫的疼爱,而不是通过主动的方式来争取自己在婚姻中的独立,或赢得对方的尊重。
而西方的情人节似乎是恋爱双方两个人的节日。爱情有两个特点,一是二人性,二是排他性。也就是说,一桩爱情是关乎恋爱中的两个人的事情,同时又与其他男女无关。因此,对于西方人(或者说现代人)来说,情人节是恋爱中的男女二人的节日。相互送花、送巧克力,都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从没有听说众多女子聚集在一起,大家吃顿饭,在一起憧憬美好的爱情,而不与男子扯在一起。与此同时,情人节并不是未婚的年轻人的专利,因为并不是说一旦结婚,便无爱情可言。所以,感情好的夫妻同样将这一天当作自己的节日来庆贺。即便是已婚男女,如果双方的爱情已荡然无存,也可以和婚外的情人共同庆贺。
情人节的主题是爱情,而不是偷情。情人节在英文叫“圣瓦伦丁节”(Saint Valentine’s Day),我们中国人在翻译外文的词语时一般习惯于意译,用音译的不太多。但是,确切的意译应该是“爱情节”。因此,“情人节”的译法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关于情人节的观点,可参照拙文:《每天都该是情人节》http://user.qzone.qq.com/622002069/blog/1203958550)
与爱情格格不入的忍和等
在七夕的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只有一次见面的机会,那就是七月初七。这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人在情感方面的忍耐心理。中国人的“忍”字是心字头上一把刀,连人生最重要的情感都可以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忍的呢?为了一天的欢乐,中国人可以等上364天。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自己能忍受得了两地分居的煎熬,同时又不把他人的两地分居当回事的原因。在中国,军人和外交官这两种职业的两地分居率为其它职业之首。军人的家属随军,一般要等军官提升到副营职才能实现,在此之前一般会有6至8年的两地分居时间。两地分居在我国外交人员的成功实施,常常使得外国人难以理解。许多非洲人看到我们的援外专家身边都不带夫人,而且也不在当地随便找情人,感到特别纳闷,迫切希望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我们的专家常常会神秘地向那些好奇的非洲人“透露”一点忍受精神折磨和肉体煎熬的“秘方”——中国人有中草药,专治两地分居。
苦涩的等待也是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审美主题。中国古代的文人总是在把玩着这种离别后的相思情感和寂寞的等待。唐朝诗人杜牧的《秋夕》将相思描绘得犹如平静湖面的一道涟漪:“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而宋朝词人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则将这种寂寞的等待把玩到了极致。
无论这种忍耐和等待被中国古代文人发挥得多么到位,都与情感生活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格格不入。而西方的情人节则毫无任何“忍”和“等”的讯息。
“中国的情人节”的提法欠妥
国人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势,就是:西方有的,我们的祖先早就有过。记得七十年代评《水浒》的时候,国人就曾说过:足球实际上起源于中国,因为《水浒》中就有高俅踢球的记载。因此,只要是西方的东西,我们都会从古籍中找到“古代早就有之”的证明。实际上,这种思维定势是一种“弱国心理”在作怪。“中国的情人节”的提法也是这样。呼吁将七夕节定为“中国的情人节”,本身就是一种西方思维模式的类比解释,正如我们将关汉卿比作“中国的莎士比亚”,将梁祝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这是一种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面前苦命挣扎的体现。
综上所述,七夕节不可能取代情人节。因为“圣瓦仑丁节”使我们联想到的是爱情的解放和追逐爱情的自由,而七夕节给我们带来的联想是家长式的专制、恋人的无助、苦苦的等待和无望的守候。
宽容地接受外来文化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在不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的前提下发展的。其实,节日是不是舶来品倒不重要。我们每年都在庆祝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实际上,元旦是西方人新年的开始,源自古罗马纪年的方式。我们现在过的三八妇女节和五一劳动节也是从西方传入的。我们过去能因为政治和文化的需要而接受西方人的节日,那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因为我们情感的需要而接受西方人的情人节、父亲节和母亲节呢?为什么不能用西方的习俗来填补我们节日和情感上的空缺呢?
我们周边的国家和民族由于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将春节作为自己本民族的节日来庆贺。这是一种宽容的表现。在我们看来,这仿佛是落后的民族接受先进民族的文化要素。反过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宽容地去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和节日呢?纵观我们的现代文化,有多少是我们的民族所固有的呢?从物质文化上来讲,我们所用的电,看到的电影,拍摄的照片,使用的电视机、洗衣机、影碟机、电脑等等,哪一项是我们自己发明创造的?从精神文化来讲,我们现在所说的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哪些是我们古代的学者总结出来的呢?从制度文化来讲,党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军衔的制定等等,哪一些是我们自己所固有的呢?
言而总之,只要是文化和精神上的需要,无论是本民族的,还是其他民族的,都应该吸收并继承。 节日快乐 我不快乐啊,
qq013 肯定可以。。现在我们还蛮重视中国传统节日的 但是 虽然重视
要真正比起西方的节日来
气氛还是差很多的 qq033 qq033 qq033 我妈妈说情人节不好 中国人就应该过中国人的节日。。。 是啊
中国人的情人节
呵呵 P話..是人都不知道是中國得情人節. 情人节是外国的
七夕是中国传统的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中国的情人节 好像是上演了一场悲剧 谁愿意去爱恋这场悲剧。 今天 我隔壁的花店生意很好哦 支持77
鄙视214 回轻舟:拍拍轻舟,还记得默默么?嘿嘿… 我的生日就在七夕,我一直以来都过的很悲剧,难道我就是那个悲剧的祭奠之人吗??{:028:}
页:
[1]